9月22日,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获悉,日前发布的《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运动促进健康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9项具体举措,并要求加大组织保障力度。
《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十五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共享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运动促进健康工作在全国各省(区、市)普遍开展;实现科学理念更加普及、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服务内容更加多样、机构载体更加完善、人才队伍更加充实、科技支撑更加充分、组织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科学健身素养明显提升,科学运动逐渐成为群众自觉践行的健康生活方式,运动促进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负责人就《指导意见》解读时指出,目前运动促进健康工作仍存在健身需求与健康服务衔接不足、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地方实践取得一定突破的前提下,国家层面缺少顶层设计统筹推进。
“在此背景下,体育总局科教司牵头开展了《指导意见》的编制工作。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跨部门协同不足、规范标准尚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重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研究分析,为各地高质量推进体卫融合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上述负责人表示。
上述负责人介绍,在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优化运动健康服务,创新方式方法,为群众提供运动健身强体和非医疗运动健康干预服务。同时推进服务载体建设,各地结合实际规划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和可持续运营管理模式等。
“在完善运动促进健康支撑体系方面,《指导意见》提出鼓励融合创新发展,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打造丰富的运动促进健康生态体系。并且要求强化科研攻关应用,调动各方优质科研力量,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强重点领域科研,推动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还需要推进数智创新赋能,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打造应用场景,加强智能化设备应用。在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方面,要重视产业力量,支持运动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各方融合发展,培育运动健康新业态、新模式。”上述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