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汽中心方海峰:油电新格局下汽车产业需平稳转型,多元技术路线将长期共存
2025-09-15 来源:经济参考网

9月14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绿色化新方案专题论坛一”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海峰发表了题为《“油电”新格局下的汽车产业平稳发展新思考》的演讲。他指出,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50%,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从以油为主向以电为主的历史性拐点,产业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多元技术路线协同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去年销量接近1300万辆,渗透率超40%,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44%,全年有望突破1500万辆。

方海峰介绍,国家已初步构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在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也在积极探索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和国际标准互认。

规划层面,国家面向2035年的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正在研究编制新时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科技创新方面,围绕能源动力、电驱系统、组合辅助驾驶、车网融合等技术方向加大创新支持。

方海峰强调,汽车电动化转型大势所趋。建议全行业保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定力。探索以能耗为统一尺度客观评价不同技术路线效益。

长期看,多能源融合趋势将继续深化,油电氢互融共生,纯电、插电、增程、燃料电池及高效零碳内燃机多技术路线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随着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善,纯电动仍将成为市场主流,但不同技术路线适用于不同场景,各细分领域还有很大增量空间。

他建议,按照转换节奏政策力度适中、带动效应增强、国际合作共赢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体系,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汽车绿色税收体系,明确零碳汽车范畴,推动汽车产业国际化合作共赢。企业应根据技术进步和国家战略导向灵活布局、动态调整,针对不同细分场景差异化设计产品。

他表示,中汽政研作为行业智库机构,愿与各方通力合作,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多元化发展,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王晓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