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育儿补贴申领自当日起正式全面开放。符合条件的家庭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申领补贴。线上渠道包括支付宝、微信以及各省份政务服务平台;线下则可前往婴幼儿户籍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现场办理。
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提出,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发放资金来源方面,中央财政自2025年起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对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所需资金,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管理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确保育儿补贴政策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同类地区保持大体平衡,确保本级财政和下级财政可承受、可持续。
值得关注的是,与地方普遍仅针对二孩、三孩的补贴政策不同,此次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一孩也纳入了补贴范围。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解释说,一孩家庭是育儿家庭的主体,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中一半以上为一孩,将其纳入补贴范围可实现政策广覆盖,全面惠及育儿家庭。同时,生育一孩是家庭生育的起点和关键阶段,发放补贴既能改善家庭生育体验、减轻养育压力,也有利于提升家庭再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