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洋医药”,301015.SZ)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下降主要是公司向创新战略转型,公司为拓展创新业务新招募的创新药人员以及前期推广费用导致公司费用支出增加。旗下品牌“迪巧”销售渠道正向线上迁移。未来随着新业务的逐步放量,收入结构会不断优化。
作为创新品牌商业化平台,百洋医药核心业务聚焦医学创新成果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运营。品牌运营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据介绍,公司旗舰品牌“迪巧”通过品类创新和营销创新,不断巩固领导者地位,稳居进口钙第一位。
根据百洋医药8月底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51亿元,同比减少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减少59.48%。
上述报告期内,百洋医药的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16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21亿元,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9.75%。百洋医药核心品牌“迪巧”系列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迪巧”作为公司的核心品牌,2025年公司持续将其聚焦补钙领域,持续强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数字化营销能力。
据介绍,2025年恰逢百洋医药步入第三个十年发展新起点。公司的第一个十年是品牌驱动,依托专业的品牌管理体系,公司通过深入洞察患者需求与临床场景,成功孵化了“迪巧”“扶正化瘀”“泌特”等品牌,积累形成专业高效的品牌运营能力与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第二个十年是平台驱动,公司打造了商业化平台,与众多国内外领先药企达成合作,打造“品牌高速公路”,助力优质产品可及并释放品牌价值。随着即将迎来第三个十年,公司开启了生态化创新战略,持续推进“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聚焦同类首创新药和源头创新成果转化,投资真正能优化临床场景的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