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绝味食品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百亿目标”承压
2025-09-04 记者 冯皓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绝味食品(603517.SH)公布了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滑15.57%;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减少40.71%,扣非净利润1.75亿元,同比跌幅达52.6%。

  记者注意到,绝味食品今年第二季度业绩下滑更为明显,实现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下降19.80%;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57.65%;扣非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78.08%。

  分业务看,核心卤制品业务陷入增长瓶颈。贡献84.88%营收的卤制食品销售上半年收入23.40亿元,同比减少16.67%;鲜货类产品营收下滑19.15%,反映出终端消费疲软与单店效率下降的双重压力。尽管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81%至2.63亿元,但非核心业务整体贡献有限,难以对冲主业颓势。

  分区域市场看,华中地区作为传统“粮仓”,收入骤降33.37%至6.72亿元,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地区营收分别为6.04亿元、3.61亿元、3.49亿元、3.18亿元,除华东地区同比微增1.3%之外,华南、西南、华北地区同比分别降幅48.96%、18.00%、28.24%,显示出市场竞争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绝味食品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时,董事长戴文军曾提出2025年实现百亿营收的愿景。然而,2025年上半年仅完成28.2亿元营收,若要达标,下半年需实现71.8亿元收入。

  此外,2025年上半年营收萎缩与费用激增的双重压力导致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报告期内,销售费用中的广告宣传费为9230.54万元,同比增加超1400万元,但营销投入并未转化为销售增量,反而推高了成本负担。

  同时,行业竞争加剧与消费者偏好变化成为长期挑战。休闲卤制品赛道涌现出更多区域品牌与跨界竞争者,价格战此起彼伏。同时,消费者对健康、性价比的关注度提升,传统“重口味”卤味面临需求分流。绝味依赖的“万店加盟”模式亦显疲态,2024年上半年中报显示,内地门店数量已从巅峰期的15950家缩减至14969家,而此后公司未在后续发布的财报中披露门店增减信息。

  为应对危机,绝味提出“聚焦卤味赛道,深耕细分需求”战略,力图通过场景创新与产品升级突围。公司在数字化领域持续加码,优化供应链效率与门店运营管理,并通过即时零售、夜宵经济等场景渗透提升终端响应能力。

  绝味于长沙落地首家“绝味Plus店”,引入精酿啤酒、卤肉饭等新品,转型至“餐吧”模式,单品价格最高上探至62元。该模式试图通过提升消费场景的社交属性与客单价,打破传统卤味的休闲零食品类局限。此外,公司还通过赞助音乐节、露营活动等年轻化营销触达新客群,探索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可能。

  实际上,周黑鸭(01458.HK)和煌上煌(002695.SZ)陆续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卤味三巨头”上半年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承压。

  煌上煌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9.84亿元,较上一年减少7622.36万元,同比下降7.19%;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0%。出现增利不增收的情况,煌上煌表示,2025年上半年,消费场景发生变化,酱卤肉制品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同时公司门店拓展不达预期,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导致营业收入达成不理想。

  而利润的增加的原因,煌上煌在财报中指出,得益于主要原材料鸭翅、鸭脖、冻新鸭等相关鸭副产品原料市场价格仍处于低位。

  据周黑鸭财报,2025年上半年,周黑鸭实现收入12.22亿元,同比下滑2.9%。其中,鸭及鸭副产品收入9.88亿元,同比下滑0.7%;卤制蔬菜产品等其他产品收入2.22亿元,同比下滑10.41%。从销量上来看,2025年上半年,周黑鸭总销量1.44万吨,同比下滑1.61%。

  业内人士指出,卤味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一方面,头部品牌依赖的加盟扩张模式面临单店效益下滑与区域市场饱和的天花板;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转向细分场景与健康化、便捷化体验,倒逼企业跳出“同质化价格战”陷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