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间,长虹控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长虹能源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8亿元,同比增长23.91%;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8.7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0亿元,同比增长16.26%。
长虹能源是一家集全系列碱性电池、圆柱形高倍率锂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碱锰电池和锂电池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的技术方案及产品提供商。近年来,公司先后并购了位于江苏的长虹三杰、位于深圳的长虹聚合源,形成了碱性电池、高倍率锂电池、聚合物锂电池三位一体、多极发展的业务格局。
在全球能源变革与科技浪潮的双重推动下,电池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与发展。长虹能源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参与者,其2025年半年报清晰展现了公司在业务布局、智能制造、市场拓展以及技术研发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现,更彰显了其从传统电池企业向科技创新技术引领型企业转型的坚定决心。
三大业务齐头并进,转型成果初显
2025年上半年,长虹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碱性电池业务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依托深厚的品牌积淀与市场信誉,实现了稳健增长。其销售渠道遍布国内外,通过OEM模式与国际知名品牌商建立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为业务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内,直销、经销以及网络平台销售相结合的多元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市场覆盖范围。
锂电池业务在上半年同样大放异彩,销售收入与利润实现大幅增长。高倍率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续航能力、高输出功率等优势,在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清洁工具等传统应用领域持续巩固市场份额,销量稳步提升;同时,在便携储能、电动两轮车、电动平衡车等新兴细分市场,公司积极开拓,取得了显著突破。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也紧紧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实现了销售收入的持续增加。在3C数码、物联网终端市场,公司凭借十余年的技术沉淀,积累了一批稳定的优质客户;TWS产品成功通过行业头部客户认证,中大方型产品与国内知名品牌进入批量合作阶段,进一步拓展了业务版图。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相互协同、多极发展的业务格局,不仅有效分散了市场风险,更充分发挥了公司在不同技术领域和市场渠道的优势,为公司从传统电池企业向科技创新技术引领型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初步展现了转型的显著成果。
智改数转加速落地,产能规模持续攀升
在智能制造的时代浪潮下,长虹能源积极拥抱变革,各业务板块智改数转加速落地,产能规模持续攀升,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碱性电池业务方面,MES系统覆盖、AI视觉检测等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举措逐一落地,极大地提升了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泰国工厂建设快速有序推进,公司预计年底投产运营,届时将与绵阳、嘉兴基地共同形成“绵阳+嘉兴+泰国”的碱电制造基地格局,构建起内陆与沿海、境内与境外相互补充的供应体系,有效提升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供应能力与响应速度。
高倍率锂电池业务中,泰兴四期项目21700产线已于4月顺利投产,产能持续爬坡,18650产线也在7月投产。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全力推进湖南聚和源二期扩能项目,积极把握无人机、AIPC、智能门锁、手机换电等行业发展机遇;同时,加快推进叠片工艺、多极耳工艺等技改项目,为满足新兴产业对电池的特殊需求做好能力储备。
长虹能源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推动公司向智能化、高效化的现代制造企业迈进。
以用户为中心,市场拓展纵深推进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长虹能源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拓展策略,“稳存量、拓增量”,持续巩固现有客户合作基础,维持良好战略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取得了显著成效。
碱性电池业务,公司当前主要以稳定现有客户合作关系为基础,通过持续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维持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2025年上半年,公司凭借产品在传统市场领域的优势以及在新兴市场的应用拓展,实现了收入的稳健增长。
锂电池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巩固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清洁工具等传统应用领域市场份额的同时,敏锐捕捉到物联网时代带来的新兴市场机遇,积极推进与行业龙头客户的深度合作,不断拓展产品应用场景。在便携储能领域实现规模突破,产品销售结构不断优化,产供销协同能力不断增强,销售收入与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上,公司则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上半年在3C数码、物联网终端市场持续发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满足客户对轻薄化、小型化、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成功获得行业头部客户认证并与国内知名品牌开展批量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长虹能源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为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研发为先,瞄准前沿储备
“技术为王、产品领先”是长虹能源坚定不移的发展理念,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
碱性电池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应用,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对电性能、耐漏液、贮存性能和成本等特性的差异化需求,持续提升差异化研发能力,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高倍率锂电池业务则围绕多元电池品类开展系统性技术攻关与产品迭代,在高能量密度电池开发、全极耳产品研发、性能升级与成本优化以及定制化解决方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突破。同时,在钠离子、磷酸锰铁锂、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提前布局,形成了相关技术储备,为公司在未来电池技术竞争中抢占先机。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方面,公司在半固态电池、硅碳电池、方形无人机电池等研发板块取得实质进展,半固态电池3000mAh容量产品已可量产,硅碳负极电池达到量产状态,4.25V无人机电池项目完成开发。这些研发成果不仅为公司当前业务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更为公司在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做好全面准备。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科技进步对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长虹能源有望凭借其在技术、市场、制造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电池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贡献更多长虹力量。(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