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间,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苑东生物”,68851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下降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6.77%。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计提影响,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0.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0.40%。
苑东生物是一家以研发创新驱动,集化学原料药、高端化学药品及生物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麻醉镇痛领域核心产品,同时兼顾心脑血管、抗肿瘤等大品种市场领域的快速开拓,加快小分子新药和生物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快速满足国内外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2024年,苑东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3.50亿元,同比增长20.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5.15%。
苑东生物称,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受执行第十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导致化学制剂销售收入下降、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增加等因素影响。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增至1.33亿元,同比增长8.34%,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0.25%,其中创新药研发投入占比33.83%,创新转型步伐显著加快。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项目超80个,创新药项目占比24.4%,形成覆盖小分子新药、生物药、改良型新药的多元化研发管线。小分子新药方面,优格列汀片III期单药临床试验已取得预期结果,EP-0108胶囊、EP-0146片、高选择性PARP1抑制剂EP-0186片均已获得国内外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生物药方面,麻醉镇痛方向EP-9001A单抗注射液完成Ib期临床,ADC创新药YLSH003已提交IND申请并获受理;改良型新药方面,水合氯醛口服溶液、氨酚羟考酮缓释片等已申报生产,EP-0203XR等多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
与此同时,公司高端仿制药转化效率持续提升,上半年新获得8个制剂产品的批准上市,其中奥沙西泮片为第二类精神管制药品,行业准入壁垒较高,注射用维库溴铵、二羟丙茶碱注射液拟纳入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公司高端仿制药产品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较强的迭代能力,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
在自主研发之外,苑东生物还通过战略投资加快创新转型速度。报告期内,公司增加对上海超阳药业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超阳”)的股权投资,持股比例由11.36%提升至30.68%。据悉,上海超阳专注于抗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依托蛋白质稳态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平台,在Molecular Glue、PROTAC和DAC等前沿技术领域突破核心技术,目前已建立多条针对肿瘤、自免等适应症的研发管线,HP-001、HP-002等项目表现出“Best-in-Class”潜力,此次增持将进一步丰富苑东生物在创新疗法领域的储备,助力其在抗肿瘤与自免赛道的竞争力提升。
国际化战略是苑东生物重要发展方向,公司制定原料药国际化、制剂国际化、创新药国际化三步走路径。苑东生物已成功实现42个特色化学原料药产品的产业化,包括富马酸比索洛尔、依托考昔、甲磺酸达比加群酯、盐酸纳美芬、盐酸尼卡地平等多个主要化学药品已实现原料药自主供应,17个原料药已完成国际注册/认证,12个原料药已出口主流国际市场,已累计承接23个CMO/CDMO项目,已实现15个中间体产品的产业化,在原料药成功实现国际化的基础上,公司目前有2个高端制剂在美国获批上市,处在制剂国际化的起步阶段。同时,公司还在加拿大、尼加拉瓜等非美市场探索与当地伙伴共建商业化体系,持续拓宽国际市场空间,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8月19日,苑东生物收于65.02元/股,涨幅3.93%。(实习生马金戈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