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押注减肥药赛道的歌礼制药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歌礼制药”,01672.HK)抛出一项闪电融资计划——公司采用“先旧后新(先卖旧股、再发新股)”的配售模式净融资4.68亿港元,其中约九成资金用于其皮下注射多肽及口服多肽候选药物有关的肥胖症临床试验研发。
歌礼制药8月19日发布了上述消息。此次配售的主角是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吴劲梓全资持有的JJW12 Limited(以下简称“JJW12”)。该公司直接持有歌礼制药约5.14亿股股份,占歌礼制药现有已发行股本(不包括库存股份)约53.38%。具体操作上,JJW12以16.45港元/股向投资机构(预计配售代理商花旗将促使不少于六名承配人认购配售股份)出售其持有的歌礼制药5240万股股份,合计套现约8.61亿港元;歌礼制药以16.45港元/股向JJW12定向增发新股2882万股股份,募资额合计4.74亿港元,扣除各项费用后募资净额为4.68亿港元。经过此次配售,吴劲梓透过JJW12套现约3.87亿港元,JJW12持股比例将由53.38%降至49.45%。
“配售”是港股上市公司在现有已发行股份20%以内、无需股东大会即可增发新股的一种闪电融资机制,包括“先旧后新”和纯新股两种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快捷”,对原股东的股权比例稀释较小。
歌礼制药于2018年8月1日在港股上市,成为港股首家依据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上市的企业。上市之初,凭借丙肝药物达诺瑞韦钠和拉维达韦等核心产品,歌礼制药距离盈利仅一步之遥,尔后又遭遇医保谈判失利等不利因素,2024年上半年,歌礼制药营业收入为0。截至2025年6月30日,歌礼制药拥有11家全资附属公司,主要通过三家中国运营附属公司(即歌礼生物科技、歌礼药业及甘莱)开展业务。
自2024年起,公司将研发重心转向减肥药。2024年9月17日,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小分子GLP-1R激动剂ASC30已在美国启动每日一次口服片剂和每月一次皮下注射两项Ⅰ期临床试验,标志着其全面进军肥胖症治疗领域。此后,公司又陆续披露了ASC47(THR-β激动剂)等代谢管线,形成GLP-1口服/长效注射+MASH/NASH双引擎的新战略。
截至今年6月底,歌礼制药在代谢性疾病管线、免疫性疾病管线及拓展性适应症产品管线方面进展顺利。其中,ASC30每日一次口服片治疗肥胖症在美国Ib期研究中,经28天治疗后,经安慰剂校准后的相对基线的平均体重下降高达6.5%;ASC30每月一次或更低频次皮下注射治疗肥胖症在美国Ib期研究中,单次皮下注射后在肥胖症患者中表现出36天半衰期,支持每月一次或更低频次给药;ASC47每月一次或更低频次皮下注射用于不减肌的肥胖症治疗在肥胖症患者中显示出40天的半衰期。公司开展ASC47与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的美国研究并完成所有28名肥胖症受试者入组。具体研发进展如下图所示:
图:歌礼制药研发管线(截至2025年6月底)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歌礼制药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可转让存单、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及在途银行存款合计约为人民币18.28亿元,公司预计足以支持其直至2029年的研发活动及运营。
如今,歌礼制药再度融资4.74亿港元,其中约90%用于其皮下注射多肽及口服多肽候选药物有关之肥胖症临床试验研发,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目前来看,歌礼制药转向代谢性疾病的战略已初见成效。今年上半年,歌礼制药实现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其他收入及收益)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4%,期内亏损0.88亿元,同比亏损减少32.5%。亏损收窄主要由于临床及临床前项目开支效率提升以及其他收入和收益增加。
歌礼制药称,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投入,以开发更多具有全球同类最佳和同类首创竞争力的小分子及多肽管线产品。公司将利用其超长效药物开发平台(ULAP),加速皮下注射多肽及口服多肽管线开展临床试验。
8月19日,歌礼制药收于15.52港元/股,跌幅15.01%。(实习生马金戈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