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创新驱动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暨固生堂国医AI系统发布会”在广州举办。会上,固生堂通过国医AI系统的重磅发布与生态合作签约,向行业展示了“中医+AI”战略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中医药智能化领域的引领地位。
10大“国医AI分身”规模化应用 覆盖八大核心专科领域
发布会上,固生堂正式推出10大“国医AI分身”,覆盖肿瘤科、皮肤科、消化内科、耳鼻喉科、男科、心理睡眠科、经典方科、骨伤科等8大中医核心专科领域。这是继 6月7日首个 “国医AI分身”发布后,固生堂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的规模性拓展,标志着“中医+AI”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
10大“国医AI分身”基于国医大师施杞、全国名中医蔡淦、广东省名中医丁国安、知名肿瘤科专家贺用和、广东省名中医黄穗平、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李海松、广东省名中医李浩、知名经方专家欧阳卫权、广东省名中医阮岩、上海市名中医徐振晔共10位名医的临床经验构建。通过系统学习专家的诊疗思路、辨证逻辑、问诊习惯及典型病案,AI分身能够高效承接复诊患者的诊疗需求,确保辅助诊疗结果与专家决策保持高度一致。
在真实诊疗场景中,“国医AI分身”已展现出显著实用价值:辅助专家服务患者时,诊断和处方采纳率达86%以上。从病情采集到诊后随访,AI分身覆盖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通过动态追问细化症状提升采集精准度,自动生成结构化电子病历减少人工失误,智能推荐辨证结论与个性化处方优化治疗方案,实时追踪康复情况推送调适建议,构建起完整的中医AI诊疗流程闭环。
固生堂中医集团副总裁郑项表示,“国医AI分身”作为业内率先成功实现商业化落地的AI辅助中医诊疗产品,有望重塑中医行业的服务模式与竞争格局。公司计划持续拓展名医阵容,推出更多专家AI分身,构建一个以人机协同为核心的AI互联网中医院生态,让优质中医服务普惠更多患者。
“场景-数据-技术”三位一体 构筑中医AI核心壁垒
会上,针对“为何固生堂能成为中医AI领跑者”这一提问,固生堂首席技术官扈中凯表示,答案源于固生堂独特的“场景-数据-技术”闭环优势形成的行业壁垒。
在场景端,固生堂依托线下连锁中医馆与互联网医院平台,拥有真实可及的诊疗场景,让AI技术能在实际接诊中持续迭代;在数据端,固生堂积累海量高质量临床资源,通过“采集-清洗-转换-合成-质检”五步标准化流程实现多源异构数据高效利用;在技术端,汇集众多AI专业人才,涵盖算法专家、数据工程师、中医医学顾问等,依托大规模阿里云算力集群与华为昇腾AI芯片,构建 “大模型+领域知识”双引擎支撑的全流程技术路径。
相比之下,互联网医疗企业、中医科技公司或多或少面临应用场景缺失、数据资产不足等问题。固生堂身为上市公司还拥有充足自有资金、稳定的外部融资与持续营收能力,可以为“中医+AI”长期投入提供保障。
技术协同与生态共建并行 夯实商业化基础
中医AI的突破离不开系统能力与生态协同。固生堂通过构建可复制、标准化的产业体系,持续夯实技术与模式优势,为中医AI商业化奠定基础。
在技术层面,固生堂打造由问诊、诊断、病历生成与处方合规审核等智能体组成的协同系统,支持AI分身在真实场景中辅助医生完成各环节工作,实现“数据输入-模型运算-诊疗输出-反馈优化”的全流程闭环。这种闭环模式既确保了AI辅助诊疗的科学性,又让模型能在海量实践中持续进化,不断贴近专家水平。
在生态层面,固生堂积极开展多方合作。3月,集团聘请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受聘出任固生堂人工智能高级顾问;5月13日,公司与华为在松山湖总部签署合作协议,让技术创新得以稳步推进。
从传承普惠到全球出海 践行中医数字化使命
据介绍,固生堂的“中医+AI”战略,始终承载着中医药传承与普惠的使命。通过AI技术为名医打造数字分身,将稀缺的临床经验转化为可传承、可复制的智慧资产,让更多患者能享受到顶级中医专家服务,实现“好中医不难找”的普惠目标。
业内人士表示,国医AI分身更深远的价值在于赋能中医出海。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海外中医师可通过固生堂国医AI分身学习中国顶尖专家的临床思维,在辅助诊疗中逐步掌握辨证精髓,从根本上提升海外服务水平。这不仅是技术输出,更是中医标准化诊疗体系的全球化传递,推动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瑰宝走向世界。
固生堂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9年布局AI战略,到如今“国医AI分身”的规模化落地,固生堂始终践行“为中医插上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的翅膀,飞向全球”的使命。未来,随着“中医+AI”战略的持续深化,固生堂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让传承千年的中医智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