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公司在多肽药物发展战略的落地及多肽原料药产能释放,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圣诺生物”,688117.SH)业绩大为改善。公司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3.38亿元,同比增长69.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95.67万元,同比增长308.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947.63万元,同比增长367.92%。
上述业绩表现与竞争对手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翰宇药业(300199.SZ)、ST诺泰(688076.SH)等公司在多肽业务上的表现一致。
圣诺生物表示,2025年上半年业绩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原料药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的出口销售大幅提升。GLP-1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和肥胖症管理领域效果显著,其适应症还在不断向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拓展。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与礼来的替尔泊肽销售屡创新高,带动了上游原料药及CDMO需求增长。由于司美格鲁肽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吸引了国内众多药企布局相关仿制药或改良型新药,此举进一步推高了多肽原料药的市场预期。中金公司等机构预测,至2030年全球GLP-1原料药需求或达50吨级,市场供需紧张态势或将持续。
正因如此,国内多肽原料药厂商正加速扩产。如药明康德今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扩大至11吨/年左右(机构预测),四川双马多肽原料药产能预计明年初由现有的4吨扩大至12吨/年左右。
圣诺生物在半年报中未完整披露其多肽原料药的总产能情况,在过往的投资者询问中,公司一直未进行正面回应。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该公司原有101-103车间的多肽原料药产能约400kg/年,IPO募投项目“年产395kg多肽原料药生产线项目”2025年6月正式投产,新增产能395kg/年。此外,公司自有资金项目陆续投产后将再增加450kg/年产能,综合测算,公司今年底多肽原料药总产能将达到1.25吨/年左右。
目前,多肽原料药(降糖、减重适应症)的市场主要集中于海外。面对市场机遇,圣诺生物加速国际化布局。公司称,今年上半年,其海外业务团队建设取得突破,并加快在美国、欧盟、韩国等地的原料药注册申报,优化全球产品结构。报告期内,境外收入达1.87亿元,同比增长超240%,有力推动了整体业绩增长。
在研发方面,圣诺生物参与研发和立项研发的项目中,司美格鲁肽原料药通过韩国药监局认证;艾塞那肽注射液、醋酸加尼瑞克注射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公司为客户提供多肽创新药药学CDMO服务中,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糖尿病、肥胖适应症“RAY1225注射液”项目已经进入临床Ⅲ期。
不过,圣诺生物在研项目中,其与浙江美华鼎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美华鼎昌”)签订的委外研发“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项目”延期。美华鼎昌官网显示,“醋酸奥曲肽微球长效注射剂”为4类仿制药/美国ANDA分类,处于临床实验阶段,适应症为“血管活性肠肽瘤用药”。
圣诺生物在半年报中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多肽医药行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快研发创新与国际化进程,加大核心原料药与制剂产品的市场开拓和渠道建设力度。公司将围绕“抢占糖尿病、肥胖症等领域的多肽药品市场,推进美容多肽类的产品放量,强化和巩固在辅助生殖、慢性乙肝、抗肿瘤、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重大疾病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优势”等战略方向持续发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动力。(实习生马金戈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