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产业升级发展带动下,装备制造业增势较好,有力支撑工业增长。7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8.4%,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服务业增势较好,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暑期旅游出行增多,带动相关服务业较快增长。7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消费投资保持增长。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发力显效,文化体育娱乐需求增加,商品销售和服务消费均保持持续增长。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势总体平稳。另外,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继续支撑投资增长。
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今年以来,我国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继续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付凌晖介绍,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同时,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带动高端行业投资增长。1-7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均保持较快增长。
外贸韧性持续彰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稳外贸力度,广大外贸企业积极作为,主动积极拓展外贸空间,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7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付凌晖表示,我国外贸多元化发展持续推进。
发展新动能稳步成长。其中,7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继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7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9%和8%。智能绿色新产业快速增长,7月份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6.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各方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付凌晖表示。
数据显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业今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7月份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1.7%。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技术作为关键驱动力也正日益赋能千行百业——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各种智能终端产品日渐普及。7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4%和18.9%。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整体来看,下半年政策将会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经济工作重心向服务消费、改善民生、反内卷、防风险等结构调整方向倾斜。“我们预计四季度初,宏观政策有可能推出新的重大增量措施,核心是财政加力、央行降息等,这将确保顺利实现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总的来看,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付凌晖表示,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下阶段,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