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加码健康管理 加快发展护理险
政策驱动 健康险再迎发展新机
2025-08-13 记者 邓婕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上海‘18条’”),提出5方面18条具体措施,“鼓励保险机构提供包括医疗、疾病、康复、照护等多领域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强商业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相结合”。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18条”的出台,为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商业健康险将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护理险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从“被动理赔”转向“主动管理”

  传统的健康险产品主要是在被保险人患病后进行理赔,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健康险产品开始注重健康管理,将服务延伸到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领域。

  保险中介经纪人李女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两年咨询健康险的客户明显增多,大部分人是想要给自己及家庭配置相关的保障方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险的重要性。

  以平安健康险推出的家庭健康守护方案为例,围绕健康保健、慢病管理、就医服务、重疾管理、康复管理、居家照护、理赔服务,平安健康险全面升级了“乐健康”服务体系,从传统的就医理赔延伸至全周期全旅程健康管理服务,覆盖人们从健康到疾病再到康复的健康管理全周期。

  “我们从服务标准、服务专家、服务网络三方面全面进阶,护航不同人群的‘健康全旅程、就医全过程、疾病全病程’,助力人们收获健康美好生活。”平安健康险总经理助理林晟说。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公司可以帮助客户改善健康状况,降低患病风险,从而减少理赔支出。同时,健康管理服务还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专家表示,上海“18条”的出台标志着商业健康险从“被动理赔”向“主动管理”转型的政策拐点已至。通过将健康管理服务嵌入保险产品设计,保险公司可从疾病发生后的费用补偿,延伸至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干预的全周期服务,这不仅能降低理赔率,更能通过健康数据积累优化产品定价模型,形成“健康管理-风险降低-成本控制”的良性循环。

潘悦 制图

  护理险有望成新增长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居民对护理保障和护理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在此背景下,护理险成为健康险市场的新热点。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身保险产品信息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8日,我国保险市场上在售的商业护理保险产品有153款,有36家保险公司销售,其中健康险公司6家,人寿保险公司27家,养老保险公司3家。

  2023年,我国商业护理保险实现了高速增长,实现保费收入627.4亿元,同比增长113.16%,其中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业务中护理保险占比8.3%,较2022年增加4.3个百分点,护理保险在健康保险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有效拉动了健康险保费增长。

  以人保健康为例,2023年保费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商业护理保险保费收入36.45亿元,同比增长236.9%,在保费收入中占比达到8.1%。

  “商业护理保险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的推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人保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护理险,为护理险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上海“18条”也提出,加快发展商业护理保险。鼓励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及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保险产品,加强商业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商业护理保险护理服务标准。

  专家表示,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政策的进一步支持,护理险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促进健康险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

  上海“18条”还提出,促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深化保险机构与健康产业链、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主体的合作互动,发挥医疗费用审核的专业优势,参与医疗行为规范,探索保险机构与药企形成集体采购药价谈判、新药上市沟通、按疗效付费、分期支付等机制,提升创新药械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健康险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可以通过与药企的合作,开发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健康险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于药企来说,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和保险保障。

  此外,商业健康险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还可以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对理赔数据的分析,发现医疗服务中的痛点与难点,为药企的研发提供方向。药企则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将研发成果更好地推向市场,造福更多的患者。

  专家表示,未来,商业健康险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深化,在政策的支持下,商业健康险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