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全球电力需求持续强劲 能源转型节奏加快
2025-08-05 记者 周武英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来,多项国际机构报告和研究显示,全球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的显现,以及多种电力生产方式的发展,煤炭作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变,可再生来源电力生产方式将有助于减少对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电力系统的依赖。

  电力需求持续强劲增长

  国际能源署(IEA)7月30日发布《2025年电力市场年中更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说,尽管经济承压,到2026年全球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

  《报告》预测,全球电力需求将在2025年增长3.3%,2026年增长3.7%,尽管较2024年4.4%的增长有所放缓,但仍远高于2015至2023年间2.6%的平均增速。

图为光伏板整齐排列在位于河北张家口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内(无人机照片)。记者 李贺 摄

  从区域看,亚洲新兴经济体是需求增长的主力,2025年和2026年中国与印度将贡献全球电力消费增长的60%,且两国需求增长率预计在2026年分别加速至5.7%和6.6%。美国因数据中心快速扩张,2025至2026年电力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在2%以上,是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欧盟今年电力消费增长约1%,预计2026年小幅加速。

  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主要是受到工厂与电器供电、建筑制冷、数据中心运行和电动车充电等领域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AI)驱动的电力需求增长将成为未来五年的长期趋势。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数据中心的大量投资建设、用户的暴增,都带来大量电力需求。据媒体披露的研究预测,在去年全球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中,AI相关的消耗预计占20%,今年还会有明显增加,预计到年底时,将占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的49%。市场人士预计,AI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未来每三到四年就会翻一番,这部分电力需求值得关注。以美国为例,美国能源部预计,到2028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可能占全国电力总消费的6.7%至12%,其负荷增长在过去十年已翻三倍,未来可能再度倍增甚至三倍增长。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能源转型委员会(ETC)预计,在去碳化的能源系统中,预计电力将占全球最终能源消耗的70%,而目前这一比例仅为20%左右。到2050年,全球电力总需求可能会增加两倍,达到90000太瓦时,远高于现在的30000太瓦时。

  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显现

  在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因素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已持续低于化石燃料,促进了电力生产领域的绿色清洁转型。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供应链的增强,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有望继续降低。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日前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市场中的成本优势依旧显著,去年帮助全球进一步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提升能源安全,其成本可媲美或低于目前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电力系统。

  统计数字显示,2024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平均成本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方案低41%,陆上风电项目成本则低53%。陆上风电是最具经济性的新增可再生电力来源,成本为每千瓦时0.034美元,其次是光伏发电,为每千瓦时0.043美元。电池储能系统等技术进步也在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

  此外,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新增582吉瓦,显著节约了成本,替代了价值约570亿美元的化石燃料使用。去年投产的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中,有91%的成本效益优于任何新增的化石燃料项目。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25年趋于平稳,并在2026年略有下降。

  不过,受制于审批延迟、电网容量有限等挑战,欧洲和北美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可能持续高企。而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凭借更高的学习效率和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有望实现显著的成本下降。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提醒称,短期可再生能源发电挑战依然存在。包括贸易关税在内的地缘政治变化、原材料短缺和不断变化的制造业态势,带来了可能暂时提高成本的风险。

  煤电主导地位面临改变

  当前,全球范围内煤炭仍是主要的电力来源,但这种状态正在逐渐发生改变。能源生产方式多样化将减少煤炭在电力来源中的占比,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将共同满足新增电力需求。

  ETC认为,电力系统转型,即在高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提供具有竞争力和弹性的电力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全球电力系统可以可靠地提供电力。

  国际能源署预计,在全球发电量中,包括水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最早将在2025年或2026年就会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报告称,“根据天气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最早可能在2025年或2026年超过煤炭发电量,煤炭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所占比重将在过去100年中首次降至33%以下。”

  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比重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它们在全球发电量中的总份额将从2024年的15%增长到2025年的17%,2026年将超过19%,远高于十年前的4%。水电在全球能源中占比14%,考虑到干旱的影响,今年水电将保持相对稳定,预计明年将增长2%。

  除了可再生能源外,受一些国家重启核反应堆、核电强劲增长以及新建核电项目的推动,全球核电发电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另外,天然气发电也将继续增长,在许多地区逐渐取代煤炭和石油在电力行业中的作用。

  IEA预测称,2025至2026年核电发电量平均增长为2%。燃气发电量在2025年和2026年都将增长1.3%。

  与此同时,今年全球煤炭发电量将下降0.5%,但美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将部分抵消这一下降。国际能源署预计,由于低排放发电持续增长以及更积极地放弃煤炭改用天然气,2026年燃煤发电量将下降约1.3%。

  受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2025年达到稳定水平,2026年略有下降,但天气和经济状况可能影响这一变化轨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太阳能发电同比大幅增长超过30%,推动清洁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上升至45.2%,但化石燃料仍占据54.8%的主导地位,反映出能源转型的节奏虽然在加快,但短期内清洁能源尚未替代传统能源的核心角色。由于天然气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发电在2025年上半年占比升至16%,为自2022年以来最高。

  市场人士认为,这种能源结构的“双轨”格局将持续影响能源价格走势,并对大宗商品及相关货币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