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总部位于济南的山东黄金集团首次登榜,实现从传统资源开采向“科技+金融+文化”的复合生态跃迁。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统筹优化生产布局,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在科学匹配项目建设的同时,显著提升运营效能,实现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项目建设速度的协同提升,助力实现“十四五”战略目标。
焦家金矿全景
担当增储上产使命 以全球化资源布局提振发展信心
眼下,黄金行业呈现出“供需双增”的格局:需求端,避险投资、工业应用与央行储备构成三大增长极;供给端,智能化开采与再生金回收技术突破,重塑了资源获取方式。
形成一切格局的基础,是无可替代的黄金矿产资源。
作为资源型企业,山东黄金集团深谙其道,发挥公司所属矿山企业点多面广、且多数位于我国重要成矿带的独特优势,积极布局企业所在重点成矿区带、现有矿权深部和周边空白区的探矿计划,通过大力推进资源并购、矿业权拓展、资源基地建设,升级资源储量,实现找矿突破,深挖产能增长潜力,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战略性矿产资源牢牢握在手中。
2023年7月20日,山东黄金宣布完成对银泰黄金(现更名为“山金国际”)控制权的收购,资源互补储量更丰,“黄金搭档”以更加优化的矿产布局推动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携手迈进业绩黄金期,迎来企业高质量发展崭新机遇。
同年8月2日,经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备案,山东黄金集团在山东省探明国内黄金史上资源量规模最大的巨型单体金矿床——西岭金矿,在2017年详查备案382.58吨金金属量的基础上新增金金属量209.606吨,累计探获金金属量592.186吨,伴生银590吨,平均品位达4.02克/吨,规模大、品位高,预估潜在经济价值超2000亿元。
在新获取的探矿权地质找矿工作中,大多矿权均有资源量的新增,其中西部地勘通过摘牌获取的新疆腾龙岭探矿权已累计探获金金属量达到了中型矿山规模,甘肃沟麻背项目通过研究总结矿体侧伏规律,在矿带东翼成功揭露矿体,累计查明金金属量有望达40吨;内蒙古铁力根台项目,当年拿证、当年突破,打破传统认识,钻孔揭露发现连续高品位厚大矿体,两翼和深部尚未封闭,有望探获大型银金矿。
与此同时,山东黄金集团坚持扩大开放合作,搜寻、跟踪全球优质矿产资源,搭建资源循环融资平台,布局非洲、中亚、东南亚、安第斯等全球重要的成矿区带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加快开展海外地质勘查和优质矿权获取,实现以探促采、以采保探,以现有海外矿山为核心,以点带面,打造全球资源储备基地。
“十四五”期间,山东黄金集团累计投入探矿资金38亿元,完成探矿工程量400万米,实现探矿新增金金属量430余吨。其中,采矿权范围内每年新增黄金资源量约40吨;探矿权范围内评审备案了《山东省莱州市西岭村金矿勘探报告》,开创了“攻深找盲”理论的重要实践。
自2020年以来,山东黄金集团保有黄金资源量由2329余吨增至2940吨,资源增长率26.2%。目前,拥有309个矿权,总面积3100余平方公里。拥有黄金资源储量达到2940吨、白银1.1万吨、铜约25万吨、铅锌472万吨、钼78万吨,各类矿产资源总量价值超过万亿元,全力担当增储上产国企使命,以全球化资源布局提振高质量发展信心。
凝聚科技创新力量 以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产业创新
近年来,黄金行业深受技术革命的穿透式影响,深海与极地矿产勘探技术的突破,推动全球黄金资源储备的多元化拓展;区块链技术开始应用于黄金供应链管理,构建从矿源到终端的全流程溯源体系。
深井开采实验室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了未来三年黄金产业重点任务,重点强调了科技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等,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高端新材料产品。
面对我国深井及超深井金矿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尚未完全突破的情况,山东黄金集团牢记黄金事业“国之大者”,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深井岩石力学及工程应用、深井采矿工艺技术、深井通风降温及热害防控三大核心研发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了10余项核心技术成果,大大提升了集团岩石力学基础数据、回采设计和支护设计智能化水平。
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形成了超1500m深竖井围岩稳定性控制理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保障破碎矿体下向开采安全稳定的有效解决方案、在高温热害主动降温领域获得了初步技术突破。
三山岛金矿地处金矿富集区莱州湾畔,是全球首座开采海底金属资源的矿山,也是当今罕见的特大型金矿。该企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规划了三山岛金矿采选15000吨/日扩建项目,三山岛副井作为该项目的关键工程之一,其井筒净直径达10.5米,设计深度1915米,矿井水患、岩爆等灾害风险突出,施工技术复杂、难度高。
2025年7月,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深矿井”的三山岛副井井筒掘进突破1880米大关,为我国深井及超深井金矿开采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该工程开工以来,三山岛金矿坚持产学研融合,成功研制国内首个可满足井深1800-2500米施工需求的VIII型凿井井架,发明创造基于BIM、物联网、AI、数据分析等立井施工智能化管控平台,形成超深凿井最优施工技术方案,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竖井建设核心技术、制定我国深竖井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奠定了基础。
以项目为支点,山东黄金集团立足当下黄金资源“大而不优、散而不聚”结构性矛盾突出、深部开采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绿色转型压力与产业集中度不足等问题频出的行业现状,加大力度实施“科技强企”战略,以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产业持续创新。
近年来,山东黄金集团加大科研费用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两类人才平台,深井开采、充填和选冶三大实体实验室,以及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政府认定专业研发平台,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先后牵头或参与2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深部探矿、深部采矿、尾废利用、绿色选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关键性成果。
变现绿色低碳效能 以全链条绿色转型助力行稳致远
时至今日,“绿色矿山”的范畴远超植树种草。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要求2025年大型矿山智能化率达到100%,生态环境部实施的矿山生态修复保证金制度则倒逼企业将30%营收投入生态治理。矿山企业对安全生产、效率提升和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叠加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应用,共同构成了智慧矿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三山岛金矿调度指挥中心
对此,山东黄金集团完善顶层设计,围绕“安全开采、智能选矿、绿色冶炼、智慧决策”四大领域,开展5G+Cloud+AI整体性应用,落地120多个应用场景、项目方案和通用产品,通过构建集团内部数字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标准,清晰数字化能碳管理标准化路径,积极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关键系统的自动化率超过90%,累计减少井下作业人员1730人,节省人工成本2.62亿元,全面打造“本质安全、少人无人、绿色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投资5亿元打造的三山岛金矿“国际一流示范矿山”建设项目整体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秉持“用心守护绿水青山、用爱造福地球家园”的理念,山东黄金集团绿色矿山建设投入以年均不低于30%的比例递增,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全国首个绿色矿山建设企业标准,在产矿山全部进入国家(省级)绿色矿山名录,率先建成集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勘查于一体的绿色矿业集团,实现了“四个行业前列”:在产矿山基数、国家级绿色矿山数量、绿色矿山数量及绿色矿山占比均居行业前列,先后荣获“2020年中国绿色矿业集团”“中国矿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中国绿色生态研究基地(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2024年度绿色矿山杰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行动,编制《山东黄金集团碳达峰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光伏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不断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建成清洁能源发电规模25兆瓦,引入绿电规模近100兆瓦,年使用绿电总量达1.5亿千瓦时,有效减少了碳排放。
站在新起点上,向融而进、向新而行、向强而立,山东黄金集团将直面机遇与挑战,高举黄金事业大旗,在稳定增长优化提升、激发活力创造价值、创新驱动新质赋能、安全人文绿色发展等方面聚力突破。(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