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延保到期即爆出严重缺陷故障 组件更换费与车价倒挂
日产汽车因质量缺陷遭市场“用脚投票”
2025-07-31 记者 辛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期,日产汽车在美国宣布对旗下大规模车辆实施延保服务一事成为市场焦点。此前日产汽车因央视“3·15”晚会曝出其缺陷而作出延保十年承诺,今年许多车辆延保期刚过就“趴窝”,后续维修成本令消费者难以接受。业内人士提醒,车主可在故障发生前与厂商协商进行顺延服务,故障发生后维权期间还需注意形成合力,防范承担修理费与车辆残值费用倒挂的权益受损情形。

  缺陷组件故障 维修费与车价倒挂难倒车主

  今年5月,日产英菲尼迪QX60车主关先生在行驶中发现抖车、爬坡费劲的状况,行驶台显示动力系统故障须停驶的提示。关先生来到4S店检修,发现故障出在变速箱,被告之需要更换。关先生选择不更换,因为约12万公里里程同款车在二手车市场报价约9万元,低于4S店北京祥龙博瑞报出的约10万元维修费。

  祥龙博瑞人士向车主解释称,这批车变速箱有缺陷,此前日产已采取延保十年服务,但车主于2015年购车,刚好过了延保期几个月,费用需全额自付。“我们也是按车企要求,过了延保服务期一天也不行。”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2021年底公告显示,在202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日产英菲尼迪因变速箱缺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线索后,该公司作出对变速箱这一关键机组实施延保十年的补偿措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当时表示,针对曝光问题是否涉及安全隐患情况,还在组织开展缺陷调查,如确认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将推动企业实施召回,消除安全隐患。

  至2021年底,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2014年4月17日至2020年11月3日生产的部分进口英菲尼迪QX60混动汽车,共计27133辆。

  召回公告称,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由于混动系统控制软件设定不充分,当驱动电机轴承损坏且发动机与驱动电机转速差过大时,会触发特定故障码,依据此故障码的控制策略会停止发动机和电机的运转,造成车辆行驶中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公告还提及,车辆召回维修前用户应小心驾驶,如发现车辆变速箱出现异常,应及时联系英菲尼迪授权经销商处理。

  关先生于2015年购入的英菲尼迪QX60车均包含在上述事件中,但今年5月延保服务刚过期就遭遇“趴窝”。

  非召回缺陷处理不当或令品牌形象受损

  此次故障时点刚好是变速箱这个关键组件出了“安全期”——十年延保期。但尚未符合召回条件,相关故障处理争议需要消费者寻求多方沟通和举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人员表示,车辆如果被认定需要召回,是不受年头、车次和消费“三包”责任限定的。但召回需要兼具批次和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不合理风险两项才会触发。不符合上述标准,质量瑕疵争议则归消协负责。

  据介绍,关先生的车之前因存在召回范围内缺陷,已被车厂通过软件升级手段处理。而此次变速箱故障时间过了厂家认定的“非召回”缺陷的十年延保,后续修理费用权责若有争议需要消协处理。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与商家进入法律争议流程阶段,需要跟合同关系缔结方进行处理,即与当地汽车经销商4S店进行协商和法律诉讼,这些店在权益方面与厂家有法律协议,消费者不能越过经销商直接向厂家进行法律追责。

  关先生询问厂家处理意见时,厂家也表示,过了延保期不能处理,修理费用需要与购车的4S店经销商沟通,相关维修费用优惠减少的申请不予采纳。关先生与消协沟通时,也被告知只能依据售后“三包”协议条款处理诉求。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达到召回标准的缺陷故障,厂家才会承担维修相关费用,关先生的问题如果具有群体性,即多名消费者一起申请向质检部门举证才有可能认定需要召回。不过依照国际惯例,召回的审定周期较长。比如近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在日产汽车于6月发布召回后,将结束对454840辆日产汽车发动机故障问题近两年的调查。这项始于2023年12月的调查指控部分日产车型存在发动机故障导致动力丧失的问题,消费者还报告了发动机爆震异响。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表示,若发动机内部部件脱落并损坏缸体形成破孔,可能导致机油接触高温表面而引发火灾。

  NHTSA数据显示,共收到1878起事故报告,其中12起导致碰撞或火灾。调查涉及日产旗下Rogue、Altima等车型及英菲尼迪QX50、QX55等豪华车型。

  日产6月发布的召回方案要求经销商检查油底壳是否存在金属碎屑。未发现碎屑的车辆将根据发动机类型更换机油并进行小修;发现碎屑则可能需大修或更换发动机。日产还同意将受影响车辆的质保期延长至检测后10年或12万英里。

  由于用车体验不佳,日产旗下英菲尼迪等缺陷车型遭遇了消费者“用脚投票”。“早知道车的关键机组有缺陷,当初就不会选购。用车多年后才被告知关键组件有严重缺陷,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厂家只是单方面制定延保补偿措施,对车主权益没有足够保障。未来换车肯定不会选日产相关车型。”关先生说。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英菲尼迪在中国销量仅700余辆。而在缺陷信息曝光前的2017年,英菲尼迪在中国年销超4万辆,增速超30%,前后销量呈现“冰火两重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