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着眼破解海岛地区高层次人才引育难、创新资源匮乏等现实瓶颈,坚持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为牵引,深化校地协同,通过精准选聘一批“科技副总”入驻企业,贯通“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有效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共享,赋能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建立供需衔接机制,实现“科技副总”引得准。聚焦“一条鱼”等六大重点产业链技术突破需求,开展“百家科研团队进百企”行动,联动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等6所在舟高校院所,发布“科技副总”岗位供需双向清单,建立“企业申请、人才自荐、高校推荐、部门联审”四方联动选聘机制,畅通院校供给侧和企业需求端资源流动,实现产才精准匹配。目前共聘任12名“科技副总”入企服务。
为打通产研融合通道,推动“科技副总”用好用活,普陀区充分发挥“科技副总”创新资源优势,链接院校企多方就创新平台建设、技术难题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企业出题、政府助题、院校答题、市场评题”的成果转化体系,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今年以来,“科技副总”已帮助企业建设管理科技创新平台6家,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2个,合力攻克企业技术难题16项,推动技术交易合同额达4.8亿元。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普陀区着力在服务生态上做精做优,以打造“人才与海”服务品牌为抓手,建立健全“科技副总”激励政策体系,设置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池”,进一步放宽社保、全职等要求,在人才工程、金融服务、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集成支持,切实解决“科技副总”后顾之忧。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一对一”提供政策咨询、诉求受理、待遇兑现等全流程保障,让人才创新创业更安心。今年以来,已累计办结人才事项86项,发放相关贷款超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