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WAIC 2025见证:上海凭AI和数学双引擎彰显硬核实力
2025-07-27 记者 张纹 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简称WAIC 2025)的人工智能的数学边界与基础重构论坛上,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申城,共同见证一场关乎未来的深度变革 ——AI与数学这对 双引擎 正加速耦合。而上海,正以核心枢纽之姿,引领这场变革的全球进程。

  该论坛由普陀区人民政府与菲数中国联合主办,作为WAIC重要部分,是思想交流的平台,更是上海展示基础研究实力与创新生态的窗口。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在致辞中明确指出: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数学与 AI 的深度融合,是强化科创策源功能的关键抓手。这一判断,既立足国家战略,又紧扣城市定位,为上海在全球智能革命中锚定了坐标。

  论坛现场,菲数中国与西班牙数学科学委员会联合发起的Hitchin–Ngo实验室与Fefferman实验室落地普陀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上海科研实力的认可,更标志着全球数学与AI融合研究重心向中国倾斜。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表示,普陀正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牵引双轮驱动,推动沿沪宁AI+数学协同攻关。这一布局与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目标形成呼应,让基础研究的 扎得更深。

  学术研讨环节,顶尖学者的见解为上海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在《AI:无限维问题 vs 有限维技术》演讲中,直指 AI 架构设计的核心矛盾 —— 智能问题本质是无限维的,而技术实现却受限于有限参数,提出通过算子簇公共不动点理论设计深度架构,并以实验证明大模型存在冗余阈值,为模型优化提供数学依据。欧洲科学院院士 Torsten Hoefler 则聚焦算力与推理进化,分析大语言模型从下一词预测思维树推理的跃迁,提出通过量化压缩与稀疏激活提升效率,其团队研发的网络拓扑策略使 AI 算力利用率提升 10-15 倍。

  值得关注的是,WAIC 2025论坛上的人机对抗与青年结对环节别具深意。丘成桐教授命题的实时推演展示上海本土大模型实力,中外学生跨国牵手预示上海正成为全球数学与AI人才汇聚地。这种硬核技术 +软环境的双重优势,是上海作为创新策源地的核心竞争力。

  从实验室落地到人才培育,从理论突破到产业协同。未来,上海不仅是技术应用的高地,更将成为基础研究突破的策源地,为全球智能革命贡献上海方案,彰显中国创新的深厚底气。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