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央地协同施策 信贷资金聚焦银发经济产业链
2025-07-16 记者 张小洁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从部委到地方一系列聚焦养老金融、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加大对银发经济产业链的信贷支持。

  7月14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东莞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适合普惠性养老托育机构项目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为银发经济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7月初,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10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其中指出,要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扩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加大银发经济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

  5月初,广州市委金融办联合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印发《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该文件提出,加大养老产业发展融资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养老设备研发制造等信贷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银发经济经营主体的合理融资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银发经济全产业链融资支持模式。

  部委层面,金融监管总局3月底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表示,加大银发经济领域信贷供给。支持银行机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科学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分期还本付息等产品和服务,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银发经济经营主体的合理融资需求。鼓励银行机构积极探索引入政府融资担保机制,有序扩大信贷供给,通过提供专属产品、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支持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设备研发制造,以及利用闲置存量场所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等领域发展。5月9日,央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在稍早前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银发经济方兴未艾,养老金融大有可为。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在央地协同施策的引导下,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信贷资金加速向银发经济产业链聚集。

  记者从邮储银行了解到,近期,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成功牵头落地温州市49.72亿元康养银团项目,为今年该行系统内单笔最大养老贷款。据介绍,该项目计划建设、改造有老年病医院、老年人服务中心、长者公寓及医养结合体验馆,各类型床位合计超8000张。同时,邮储银行江苏、安徽、湖北等分行也通过深化政银企合作,打造了多个具有示范效应的优质项目,涵盖改造升级、盘活存量资产、新建康养社区等多种模式,助力打造多层次、多元化、高品质的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湘财证券分析师郭怡萍表示,随着银发经济金融支持加强,信贷增量将聚焦银发经济产业链,财富管理主要依托第三支柱扩容,掌握客群入口、具备业务适老化改造能力的银行将赢得市场机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