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余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减排)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逐步成为航空业焦点问题之一。中国民航敏锐地意识到减排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密切跟踪、参与相关事务。近日飞友科技发布的《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4》就盘点了全球碳减排及航空业相关事务进展,回顾中国民航节能减排成效,并用数量图表展示中国民航碳排放基本现状,并对中国民航的未来展开畅想和展望。
航空碳减排宏观背景与国际治理
过去两年《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的未来展望中, 反复围绕逆全球化、债务缠绕、可持续发展三个核心主题初探航空业未来发展的挑战。本年度报告开篇将围绕这三个核心方面进一步展开讨论,试图比较全面、更为深刻地揭示这三大核心元素对行业远期的重要意义,希望广大行业中高层从业者能够获得启发,,客观理性审视行业面对的严峻形势,在关键时间做适当研判和决策。报告还系统梳理了全球航空碳治理的最新趋势,重点分析了包括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欧盟碳市场等关键机制的演变方向,并深入探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态势和政策支持。
民航双碳路线图展望
影响航空碳排放的核心因素包括:航空器制造技术、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公司运行优化、机场及相关基础设施建改造、替代燃料四大方面。报告对前三方面做适当分析讨论,搜集盘点目前各方面努力攻克的技术方向、推广实施状况,及应用效果等。通过这些分析,可初步建立中长期航空碳减排趋势目标概念,为行业各方提供关注重点和指引。
环境、社会、治理(ESG)框架下的民航业
近些年来,作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框架和范式,ESG已成为全球共同语境。报告详细介绍了ESG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情况,通过不同视角呈现我国在ESG领域的一些行动和实践,并以ESG分析框架考察中国民航业的发展与未来。
航空运输碳排放数据观察
报告在过去两年观察基础上密切关注中国航空市场结构变化,在飞机机队运行、碳排放结构特征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对未来趋势产生的影响。结合宏观环境分析,数量分析已逐步证明时下的国际航空市场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宽体机运力在国际市场消纳不足,加剧了国内航空运力供给过剩的情况,结合2024年末主要航空公司加速退出宽体机机型,报告保持未来中长期中国航空碳排放增速显著放缓、国际航空碳排放峰值已现的预判。
中国航空业节能减排优秀案例
为更好的衔接民航“双碳”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报告通过飞友科技CAPSE平台开展了民航“双碳”调研活动,捕获需求端对民航低碳发展的认识和期望,为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信息输入。此外,本次报告优选了航空公司和机场有代表性的节能减排案例,以此为窗口展示中国民航在低碳发展方面的积极行动,也期望为行业各方提供良好借鉴,共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展望
《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持续推出三年间,均提出未来需关注的重大环境变量,希望引发行业各界人士深度思考。据报告负责人介绍,自发布以来已有众多行业人士访问飞友科技官方网站获取报告,获得了较高的行业关注度。行业普遍认为,当下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碳减排是本报告中心议题,碳减排本质上是发展问题,面对复杂难测外部环境,更需要站在行业外更高的视角部审视自身发展,努力认识行业新发展格局,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寻找发展平衡点。(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