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部,是典型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大县。近年来,国网鞍山岫岩县供电公司在电网改造升级、服务电力客户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守护玉石之光 雕琢产业新貌
“多亏了你们及时发现问题,不然要是出了事故,损失可就大了。有你们在,我们用电更安心。”6月13日,国网鞍山岫岩县供电公司组织“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再次来到岫岩玉文化产业园,主动了解客户用电需求,义务开展用电隐患排查,助力园区客户冲刺“618”。
岫岩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现有大型玉器市场8个、玉石矿山7座、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该县供电公司走访的岫岩玉文化产业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是集玉石的原石销售、雕刻设计、抛光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玉产业园。
“玉器的设计加工离不开电,网上销售更需要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据美石美玉珠宝坊经理杨华介绍,实体店容易受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客商想购玉得来回奔波。通过电商平台采取线上销售玉器,能够扩大销售市场,效益更是比单独的实体店要好得多,今年的“618”销售有望再创新高。
电商经济离不开电力保障。为确保“618”期间可靠供电,岫岩县供电公司积极备战,组织“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对岫岩玉文化产业园及电商基地开展线路设备巡视,建立完善电商用电档案,帮助各类用电客户检查室内线路、用电设备,消除安全隐患。主动上门开展“零距离”贴心服务,全力以赴应对网购高峰,为客户送上“定心丸”,让电商无忧冲刺“618”。
照亮香菇之路 孕育丰收希望
近年来,岫岩县紧紧依托“中国玉都·生态水乡”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其中食用菌产业是岫岩县的又一特色产业。全县有着40多年的食用菌种植历史,年种植量达到3.3亿袋,年产鲜菇33万吨,产值22.4亿元。
食用菌产业作为岫岩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已覆盖到全县24个乡镇的4万多户家庭,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围绕食用菌一、二级菌种研发和工厂化菌棒种植以及下游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正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牧牛镇香菇种植基地,国网岫岩县供电公司组织“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菇农们提供全方位的用电服务。义务上门帮助菇农安装智能温控设备,精准控制香菇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提高香菇的产量与品质。每到香菇采摘季节,用电需求大幅增加。该县供电公司“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提前制定保电方案,增加巡检频次,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香菇从种植到销售哪个环节都少不了电。”香菇种植户孙建国介绍,香菇种植最重要的就是湿度,储存外销最重要的就是烘干和冷藏,这些都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我们种植户每天最重要的工作除了摘蘑菇,就是给蘑菇浇水,都得靠这些电水泵才能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孙建国指着大棚外的两个水泵说。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满格电铺就致富路。随着香菇种植产业的不断扩大发展,供电公司的各项服务举措也在不断完善和深化。为了让香菇种植户能够放心用电、省心用电,该县供电公司不仅在电网建设项目上给予支持,更在服务上做精、做细,全力守护客户用电安全稳定,以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为乡村振兴赋能,为百姓致富“充电”。
助力柞蚕之业 编织发展蓝图
柞蚕产业作为岫岩特色传统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县年放养柞蚕2万把,年产茧量近2万吨,从事柞蚕放养6万人,全年蚕茧产值6亿元,有全国“柞蚕第一大县”之美誉。
近年来,岫岩县围绕蚕种培育、产业规模化放养和丝绸产品设计与加工方面逐步形成了集制种、放养、缫丝、蛹茧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为柞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对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岫岩县供电公司积极组织“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柞蚕养殖基地和加工企业,开展全面细致的用电调研,了解他们在不同生产环节的用电需求和供电要求。
“缫丝的生产过程是连续的,从煮茧、抽丝到后续的烘干等环节,都需要电力持续稳定供应。”岫岩县恒利缫丝厂负责人高显礼说:“一旦供电中断,正在进行的生产步骤就会被迫停止,煮茧的温度和时间无法保证就会使蚕茧的丝胶溶解不均匀,导致抽出的蚕丝粗细不一、韧性降低,严重影响蚕丝的质量,降低产品市场价值。”
为助力柞蚕产业蓬勃发展,该县供电公司一方面加大对柞蚕企业集中区域的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加大供电线路线径,增加变压器容量,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建立“雷锋”共产党员突击队快速响应抢修机制,确保在遇有突发停电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供电,最大限度减少对柞蚕养殖和深加工企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与当地政府、农业部门等相关单位紧密联系,建立柞蚕产业客户档案,共同推动柞蚕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展望未来,国网鞍山岫岩县公司将继续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持续加大地区电网建设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助力地方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刘宝振、郑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