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29日,由乡伴集团与恩派公益联合主办的首届“理想者之会”在江苏昆山计家墩理想村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以“刚需创生”为主题,两天的时间里,来自教育、科技、投资、公益等领域的500余位社会创新实践者相聚于此,共同探讨解决社会核心需求的创新方案。本应是湖畔清风、星空夜话的浪漫场景,却意外遭遇了一场台风的搅局。然而,这场风雨非但没有浇灭大家的热情,反而让这场聚会变得更加独特, 计家墩理想村霍夫曼窑厂举办的“无天花板会议”,在风雨中重新定义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理想者之聚。
为期三天的活动呈现了43场内容现场,涵盖10场主旨演讲、20场分论坛跨界对话、9场特别活动、4场自由交流轮番展开,内容包括AI赋能、残障就业、银发经济、乡村振兴等多个热点领域。
在主论坛上,老龄社会专家梁春晓指出:“银发经济不仅是养老产业,而是所有行业都需要为老龄化社会重新设计。”微软代表朱益铭分享了“一人创业”模式,强调AI技术如何助力个人实现公益创新。此外,厨尊创始人许承俊通过残障人士就业实践,诠释了“尊严重建”的社会价值。
在计家墩理想村的红砖窑厂内,与会者撑伞聆听演讲的场景,成为诠释“理想者精神”的最佳注脚,这场风雨中的聚会,正是社会创新者不畏艰难的真实写照。
活动期间,渣打中国“Futuremakers社会企业助力计划”揭晓8强名单,8家优胜机构获80万元发展基金,涵盖社区、养老、无障碍等领域。这一举措彰显了商业与公益融合的可行性。
20场平行分论坛和9场特别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平行分论坛深入细分领域,如“乡村振兴:从画到干”“心智障碍者社区化安置的破局”等,多元议题的碰撞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盛宴,为参会者提供了更具实操性的讨论空间。特别活动版块“死亡教育工作坊”通过沉浸式体验引导公众思考生命终点议题;“让文物慢些走”探讨了文物修复的商业化路径;“计家墩小动物友好公益展”则展示了人宠共生的社区生态模型。
回顾这场盛会,恩派公益创始人吕朝强调:“‘刚需创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通过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这次大会让我们看到了跨界合作的力量。”
计家墩理想村曾是面临空心化危机的普通村落,经过乡伴集团十年的改造,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本次理想者之会选址村内始建于1976年的老窑场,斑驳的红砖墙与现代创新思维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传统与未来的交融。
乡伴集团董事长朱胜萱表示:“理想村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社会创新的载体。我们希望通过‘理想村+X’模式,吸引更多数字游民、创新创业者加入,激活乡村潜能。”
在未来,乡伴与恩派公益计划将发起的“理想者之会”作为年度盛会持续举办,计家墩理想村也将持续作为社会创新的实验场,汇聚更多跨界力量,这场盛会不仅留下了思想火花,更播下了行动的种子——理想者的脚步,终将让改变发生。(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