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承办的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安全、云安全、软件供应链治理发展趋势,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应用实践等角度,全面展示业内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人士围绕前沿的行业研究与落地实践经验开展交流。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顾瑾栩表示,面对智能时代的安全防护新需求,加强制度创新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系统性筑牢全行业安全防护能力势在必行。北京市将围绕加强数字技术安全发展政策指导、提升关键核心数字技术安全能力、推动数字技术安全产业集聚发展、完善数字技术安全产业生态四个方面,营造有利于数字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数字安全新格局。
当前,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表示,一是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已立项推进二十余项相关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二是深化国际合作贡献实践经验,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业务风控大模型等标准写入IEEE国际标准;三是促进行业共识共建安全生态,拓展算力服务安全、安全大模型等新领域新技术研究。
“强化云智算安全建设,是夯实‘人工智能+’行动发展的基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王晓丽表示,我国在政策指引下,云智算安全边界不断清晰,主体责任更加明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以人工智能物料清单、安全运营智能体等为代表的安全技术不断发展。中国信通院将持续推动云智算安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交流、供需对接与价值共创。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信通院发布《“云+AI”时代数据安全发展洞察》、中小企业上云安全十条倡议等一系列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这些成果既凝结着对行业痛点的深度剖析,也展现了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突破性进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落地性的智力支撑。
以“云+AI”时代数据安全发展为例,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开源和软件安全部主任郭雪表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了底层算力的需求激增,云计算已经成为用户开发、训练、部署、使用人工智能能力的重要选择。“云+AI”在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数据安全风险,对此倡导AI云服务商、AI云服务用户、大模型提供商三方携手共建AI云数据安全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