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优绿能”,301590.SZ)在A股创业板上市。2025年一季报显示,优优绿能当期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6.47%。《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优优绿能近年来营收持续增长,并凭借过硬的技术与高品质的服务,在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下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营收持续增长 知名客户较多
公开资料显示,优优绿能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据研究机构EVTank与伊维经济研究院统计,2024年全球充电模块市场规模达到143.5亿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高达71.1%。预计到2030年,全球充电模块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8.7亿元。
招股书显示,优优绿能的主要产品为15KW、20KW、30KW和40KW充电模块,主要应用于直流充电桩、充电柜等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2022-2024年,优优绿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13.76亿元、14.97亿元。
值得肯定的是,优优绿能着眼于新能源汽车对充电速率、环保性、便利性、安全性、可靠性的核心需求,产品始终坚持大功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宽电压范围、高防护性的技术发展路线,可批量供应最大功率为40KW、最高转换效率为96%、最高功率密度为60W/in³、恒功率输出电压范围为300V至1,000V的充电模块,以及防护等级为IP65的充电模块,能够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环保、安全、便捷的电力补能,间接推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领域的快速发展。
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和快速响应的服务,优优绿能与众多下游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涵盖充电桩生产商、换电设备生产商、充电站运营商、换电站运营商、新能源汽车厂商等类型客户。目前,优优绿能的知名客户包括万帮数字、ABB集团、玖行能源、BTCPOWER、Chaevi、蔚来等。
此外,随着市场的开发和客户数量的增加,优优绿能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相对下降,公司的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22-2024年,优优绿能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2.08%、44.86%和33.37%。
研发投入逾亿元 技术优势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出色的产品离不开优优绿能长期对创新发展战略的坚持。
据招股书披露,优优绿能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通过人才引进、自身培养等方式,建立了一支技术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创新理念先进的研发团队,致力于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电路拓扑、嵌入式软件控制算法、人机交互及监控通信技术、电气系统设计及散热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发创新。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优优绿能研发部共有293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50.17%。
2024年,优优绿能的研发投入达1.09亿元,同比增长27.71%,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65.01%。同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24年该比例高达7.31%。截至2025年2月24日,公司主要在研项目多达33项,主要包括UR100040-LQ40KW液冷模块、11KWV2G模组、20KW小功率壁挂直流充电模组、30KW恒功率AC/DC双向充电模块等研发项目。
经过多年的积累,优优绿能已掌握了三相维也纳整流电路控制软件技术、LLC软开关谐振电路控制软件技术、大功率高压宽范围输出充电模块技术、大功率低压宽范围输出充电模块技术、大功率全段输出电压范围恒功率充电模块技术、大功率三相维也纳整流电路硬件技术、大功率多路并联LLC软开关电路硬件技术、大功率散热结构工艺设计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优优绿能及其子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外观设计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37项,另有3项美国专利、2项韩国专利和1项日本专利,并形成了多项与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
凭借长期研发带来的技术优势,优优绿能已于2023年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20年,优优绿能被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年,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挂牌成立了“广东省充电桩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谈及未来发展,优优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客户服务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市场为助推器的原则,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力度。同时,优优绿能将牢固树立产品质量控制理念,夯实并发挥公司在技术创新、客户资源、研发团队、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前沿科技成果在应用产业中的有效转化。(记者 吴永/实习生蔡振达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