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实施,带动多家ST类公司并购重组热潮。其中,*ST宇顺(002289.SZ)或率先迈入交易实质性阶段。
5月26日,*ST宇顺称,公司及有关各方有序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目前,公司及各中介机构正在对标的公司开展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核查工作,实施包括不限于访谈、盘点、函证、实地走访等核查程序。同时,公司还在与包括交易对方在内的有关各方就交易方案的核心问题持续进行沟通、磋商和审慎论证。
以上意味着,*ST宇顺重大资产重组已更近一步。4月23日,*ST宇顺公告与英属维京群岛注册企业Olive Ida Limited签署框架协议,拟以现金收购其间接控制的三家标的公司——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及中恩云(北京)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三家标的公司共同运营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项目目前已经建设运营约8000个机柜。
这桩交易进展积极,*ST宇顺分别在4月29日和5月7日两次披露重组进展,公司已经与交易对手签订了补充协议,并根据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向交易对方支付了3000万元诚意金,并约定了一揽子交易安排,同意排他期为2025年6月30日,一个多月后有望实质性落地。
除了*ST宇顺,近期多家ST类公司均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或流露出了相关意向,这一现象其实在市场上较为少见。ST联合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润田实业部分或全部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知名矿泉水品牌润田意欲曲线上市。*ST南置已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公告,拟将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等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控股股东。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ST花王则认为现阶段整体注入产业投资人资产所需周期较长,拟转向先引入第三方优质资产尼威动力。
长期以来,ST类公司因业绩不佳、财务状况恶化,在资本市场中处于边缘地带,面临退市风险。而如今ST类公司重组并购市场火热的背后,是2025年5月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优化,为该类公司改善经营、提高质量打开政策通道。
政策优化后,中小市值公司迎来利好。以往在收购大体量标的资产时,因自身规模、资金等限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借助新设的重组简易审核程序以及创新交易工具等,中小市值公司得以轻装上阵,有机会通过收购大体量优质资产实现“蛇吞象”式的跨越式发展。
开源证券指出,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利于中小市值公司收购大体量标的资产。随着政策“松绑”,限制逐渐减少,让众多ST类公司看到了摆脱困境、实现逆袭的曙光。以*ST宇顺为例,若本次交易进展顺利,该公司将取得标的公司的控制权,完成公司转型,对公司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提升盈利能力,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
甬兴证券研报表示,自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但也需看到,尽管并购重组热情超市场预期,但“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仍有海尔生物、奥康国际、世贸能源等多家上市公司终止并购重组,终止原因包括核心条款没有谈妥、外部环境生变等。并购政策的优化不意味着ST类公司将直接受益,能否真正实现“困境反转”,仍需时间检验。(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