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根据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新增前列腺癌病例数约为13.4万例,死亡病例数约为4.75万例,其发病率已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死亡率第7位,呈现“发病率与死亡率双高”态势,防治形势严峻。
资料显示,前列腺的形状就像一个“栗子”,深藏在男性骨盆内部,所处位置比较隐蔽,因此体表无法感知到前列腺的存在,加之前列腺不会随着年龄的衰老而停止增长,因此,随着年龄增大,男性罹患前列腺疾病的风险也会升高。数据显示,从40岁开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岁后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80岁及以上达到高峰。
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其临床诊断时恶性肿瘤分期密切相关,但由于其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同时部分男性还存在对疾病认知较不足、疾病筛查意识不强等问题,对前列腺癌依旧有病耻感,讳疾忌医,多重因素下,致使我国前超过2/3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中晚期或局部晚期、远处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前列腺癌高发病率的现状下,其低诊断率正成为社会隐忧。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表示,前列腺癌的病因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朗,但高龄和生活方式肯定是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和死亡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尽管目前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有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接近100%的5年生存率相比仍有差距。”
陈万青表示,如果出现持续的尿路问题,比如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等都应该提高警惕,建议尽早就医,因为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前列腺炎增生。随着肿瘤生长,一旦出现尿路梗阻、骨痛等较为明显的症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
“加强早筛,不失为前列腺癌早诊的手段之一。”陈万青表示,与影像学或内镜这些费用高、侵入性强的癌症筛查手段相比,通过PSA血检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简单易行、无创便宜,更加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也更适合进一步推广。建议6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进行一次PSA筛查。
此外,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前列腺癌预防也有积极意义。应注意合理膳食,尽量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时,做到不吸烟、不酗酒,注重体育锻炼,避免久坐。
“前段时间,我们国家癌症中心牵头做了一个前列腺癌筛查覆盖率的调查,从初步数据来看,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在支持当地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在全国范围内,我们也已经建议能够在一些城市地区开展前列腺癌的筛查试点工作。最近我们也启动了一个前列腺癌筛查的随机对照的实验,想比较一下筛查能否降低死亡率。对于最终的结果我们也是十分期待的,这将对今后前列腺癌筛查在全国的推广起到科学的指引作用。”陈万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