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东集团(以下简称京东)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业绩远超市场预期。数据显示,一季度,京东收入为3011亿元人民币(约4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保持加速增长的同时也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此外,京东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超过20%,且连续6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速。这背后既有国内消费活力持续增强的有力推动,也是京东过去三年来围绕用户体验和供应链效率投入的厚积薄发。
核心业务优势愈加巩固
自从创始人深入一线对各项业务进行创新突破后,京东核心业务优势愈加巩固。
分板块来看,京东零售依然是业绩增长的引擎。财报显示,一季度,京东零售收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进一步加快,不含未分配项目的经营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4.1%提升到了4.9%。其中,京东带电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7.1%,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4.9%,商超品类连续5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
据悉,过去一年里,京东超市投入了35亿元,通过价格补贴、品牌塑造、流量支持、供应链优化及源头直发等五项措施,最终成功将补贴后的产品价格优化了20%,带动2.6万款农产品实现销售增长。
都市美妆领域是京东一季度发力的重点。在与莱铂妮、Crocs、MassimoDutti、CLOT等多家时尚知名品牌联合首发新品时,京东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为用户带来了更丰富的时尚好物和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京东健康则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一季度,京东健康实现收入166.45亿,同比增长25.5%;经营盈利10.71亿元,同比暴增119.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为13.08亿元,同比增长73.4%。
京东物流的表现同样亮眼,其营收、利润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财报显示,一季度,京东物流总营收约470亿元,同比增长11.5%,经调整后净利润达7.5亿元,同比增长13.4%。
除此之外,一季度,京东新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达达、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的收入也达到了58亿元,同比增长18.1%。
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消费情绪提振,叠加京东供应链能力及用户体验的不断优化,共同驱动了京东的业绩表现。她说:“一季度,用户增长尤为强劲,反映出消费者对京东日益加强的信任与心智,也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业务生态。此外,我们在新业务探索中取得令人鼓舞的早期成果,相信这些新机遇将进一步助力我们取得长期、高质量的增长。”
外卖业务增长潜力巨大
京东营收与净利润水平的提升,无疑为外卖等新业务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为16357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19567亿元。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也表明,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约占网民整体的五成,且平均每天花在外卖上的消费近33亿元。
万亿级的大市场背后,是消费者在餐饮外卖和即时零售上的需求在快速增长。而京东的独特之处,不仅在配送服务和本地零售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拥有良好的商家资源和履约能力。目前,“京东秒送”已完成即时零售服务的整合升级,覆盖全国2600余个区县的即时配送体系,这无疑是京东撬动外卖市场的战略支点。
此外,京东过去多年对于产品及服务品质的重视,已逐渐在用户群体中培养了“又好又便宜”的品牌心智。自京东外卖上线以来,只允许品质堂食的餐厅入驻和合作,并为坚守质量的商家给予更多流量倾斜,这恰好击中了外卖用户对高品质要求的痛点。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布局外卖还有一个重要价值,它和京东的其它业务有着巨大的协同优势:一方面,京东外卖可以共享京东平台的庞大用户与流量和达达秒送包括物流的配送网络,使得企业布局新业务的成本能够最小化;另一方面,作为更加高频的交易型业务,外卖还可以给京东的基本盘带来可观的新增用户、提升用户活跃度。
因此,自正式进军外卖行业以来,京东外卖就一直为业界所关注。
据许冉透露,目前入驻京东外卖的商家门店数量超过百万。随后,在“京东618惊喜开放日”上,京东宣布外卖日订单量已突破2000万单。入局外卖行业仅三个月就收获这样“令人鼓舞”的成绩,不仅说明了业界对京东外卖的期待,也佐证了外卖行业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外卖赛道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相信随着规模的增长,外卖业务本身将逐渐释放它的规模效应,同时去改善效率。”许冉说。
技术创新激发产业效能
在核心业务增长强劲的同时,京东也在积极推动AI等创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帮助更多的中小品牌和商家降低技术门槛,提升运营效率。
数据显示,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5年一季度,京东体系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达1456亿元。
当下,智能体已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京东的智能体正在走向深度应用阶段。截至目前,京东内部已有超过1.4万个智能体在运行。京东云基于京东实践经验,成功解耦出协同办公、专业助手、客户服务、营销推广和数据应用五大核心场景,并通过京东云JoyAgent智能体平台向行业输出AI生产力,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目前,这些场景已在京东内部发挥巨大业务价值。例如,京东推出的JoyCoder智能编码助手,能帮助开发者预测代码、生成注释、进行智能评审,生成的代码采纳率超过40%,开发周期缩短30%;在营销上,通过AIGC技术可以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营销文案和商品场景图,制作效率提升高达90%;目前在直播领域服务品牌商已超9000家,带动GMV增量超140亿元。
作为目前物流行业商业智能(BI)领域的领先技术,京东物流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治理与建模分析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一季度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依托国内首个全面开源的医疗垂类大模型“京医千询”,京东健康发布了基于线上全场景的大模型全系产品“AI京医”,和业内第一个面向医院全场景的大模型产品“京东卓医”。
业界认为,此次财报数据,不仅体现了京东在一季度的亮眼表现,更展示了其在技术驱动下的长期发展潜力。未来,京东将继续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为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记者 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