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各界专家学者探讨私募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
2025-05-20 记者 郭新志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投资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暨私募投资人权益保护研讨会在京召开。在研讨环节,来自金融机构、高校、律师事务所的各界资深专家学者以私募投资人权益保护为核心话题,围绕私募投资人权益保护机制、投融资促进机制等重点内容展开深入讨论。财达证券企业融资部董事总经理姚辑表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应持续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建设,用好用足先行赔付等投资者保护工具,有效化解证券市场纠纷,提高投资者信心。

图为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结构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2019年起,中国证监会将每年5月15日设立为“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今年5月15日是第七届“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为进一步推动投资者保护工作,新华网和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主办、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协办了此次活动。

对于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姚辑认为,我国资本市场正逐步转向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市场,作为市场流动性的提供者和风险的承担者,中小投资者的行为对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强化对投资者的保护,加强投资者教育,建立高效的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不仅有利于保护证券和基金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是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支撑。

针对私募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复杂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合规风险等现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表示,需完善制度建设,包括完善行业运营、强化管理人责任、利用科技赋能监管提升监管效率,重塑私募基金行业生态。面对传统资管案件审理机制效率慢、流程长、司法成本高的难题,他建议需建立跨市场、跨区域的协同机制,并构建投资者投诉处理绿色通道。

在“私募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和权益救济策略探讨”主题讨论中,北京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平野基于信托行业中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经验指出,信息披露与投资者知情权是私募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的核心。应进一步强化投资者知情权,提升私募基金和信托产品的信披水平。

投资者保护还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要举措。姚辑表示,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要把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各方面,用制度来保护好投资者的权益。

近几年私募基金行业是金融风险的高发地之一,私募基金管理人背信甚至暴雷现象时有发生、管理人频频“失联”或出国藏匿加大司法解决难度,另外不少案件涉嫌金融犯罪、或被定性为非法集资,为后续诉讼带来一定难度。针对这种现象,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久江、叶希善、周海洋、张鹏以四位资深法律从业者均认为,需推动投资者增强法律意识、综合运用刑事和民事法律手段最大限度挽回损失。(实习生马金戈对本文亦有贡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