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光启技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58亿元 助力构建产业生态和创新闭环
2025-05-08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作为我国新一代航空装备的新兴技术代表,光启技术交出了一份颇具看点的财务报表。

  根据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光启技术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58亿元,同比增长4.25%;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11.77%;连续六年实现业绩双增,展现出强劲的业绩韧性。其中超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52亿元,同比增长21.6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批产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78%;研制收入2.82亿元,同比增911.24%。超材料销售、生产量同比增幅为22.27%、36.98%;库存量同比大幅减少。

  “硬核底气”与自我迭代

  作为我国唯一实现超材料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光启在超材料量产技术的研发上,攻克了纳米级微结构精密制造、多材料体系共固化、超材料射频电子集成、超材料蜂窝高精密加工等核心工艺难题。通过4641套专用设备、8646套特种工装,解决了传统技术无法完成的“功能结构一体化”难题。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形成7.74亿字超材料设计技术文档、38.28亿字超材料工艺制造大纲;1331万行设计源代码、220万条实测成像图和8000万条实测曲线等数字化成果。超材料产品融合几十类功能、数千项性能指标,实现全面达标。

  此外,光启技术自主研发功能预浸料、超材料蜂窝等161款定制化材料,这些定制化材料不仅满足了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的生产需求,更推动了纳米级微结构精密制造、多材料体系共固化等系列制造工艺技术的广泛应用。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与生产能力,光启技术已累计产出163138件各类超材料零部件,整体良品率高达97.51%。

  超材料行业的“工业革命”与产业重构

  光启技术所谓的“功能结构一体化”,是指光启超材料将航电系统与结构件融合,解决传统分体设计导致的重量、信号干扰等问题。

  以超材料技术延展出了七大能力平台,则从底层重构了行业标准体系,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基础。其超级计算平台以4200万亿次/秒的峰值算力,支撑超材料性能的精准预测与验证,将研发周期缩短60%以上;而微电子平台开发的定制化光刻机体系,实现米级幅面纳米级精度的微结构制造。

  光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超材料产业链价值重新分配。在上游材料领域,光启161款定制化基础材料倒逼国产供应链升级。而在下游应用场景,超材料展现出强大的跨行业赋能爆发力。

  这种技术外溢效应,使得超材料从千亿级尖端装备市场向十万亿级民用蓝海延伸。光启与中汽研等巨头的战略合作,正在构建“超材料+”产业生态。

  目前光启在全球超材料市场占据12.38%份额,排名第一,在国内市场达90%。

  整合资源构建创新闭环

  通过“超材料+”全产业链生态,光启正在重构超材料产业的标准和规则,实现企业从技术单点突破向生态主导的跨越式升级。

  在产业链整合上,光启以“链主”身份整合1919家上下游企业,构建起“1总部+5基地+8子公司”的协同网络。通过大湾区、京津冀、成渝产业带的区域协同、上下游技术协同和场景应用协同,形成覆盖原材料、精密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全闭环生态。天津906基地作为北方战略中心,将加速超材料与汽车、无人机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市场化机制,光启整合了“产、学、研、用”资源,构建了“需求牵引-联合攻关-快速转化”的创新闭环。以“应用性基础研究+新产业开发”模式,将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工程化能力深度融合,形成“超材料技术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邹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