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辽沈大地,春意盎然,沃野千里。
十万级GMP生产车间里,智能化酸菜生产加工线高效运转;白羽肉鸡养殖场内,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鲜鱼批发市场热闹非凡,一车车沈阳本地淡水鱼从这里运往全国;“稻梦空间”新一季的稻田画已完成选稿,进入水稻育苗期……一幅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从智能化养殖到品牌赋能,从“土特产”升级到全产业链延伸,沈阳市以酸菜、肉鸡、淡水鱼、稻田画等特色产业为支点,撑起现代农业的“四梁八柱”,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因地制宜
让“沃土”变“粮仓”
“起网啦!”伴随着一声吆喝,数万斤鲜鱼跃出水面。当下正值沈阳新民市淡水鱼养殖业开渔季,鱼市回暖,多种鱼类深受市场欢迎。
“鳜鱼、鲤鱼、鲫鱼、草鱼都是明星产品。”养殖户老高正在池塘边忙活着,“咱沈阳的淡水鱼肥嫩鲜美,很多客户已经和我预订了。”
好水养好鱼。地处北纬42°农作物种植“黄金带”的沈阳,不仅拥有肥沃的土地,还是淡水鱼养殖的“天然鱼塘”。
沈阳地处长白山余脉与辽河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境内辽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水源充沛,且水质多以弱碱性水为主,水域年均气温低,鱼类营养物质积累丰富,适宜淡水鱼生存。2024年全市淡水鱼产量23.2万吨,居东北首位,渔业产值达33.4亿元。
作为全国重点淡水鱼生产基地之一和北方淡水鱼销售集散地,沈阳当前正以打造“全国淡水鱼之乡”为目标,借助天然资源优势,通过良种繁育、智能化养殖、优化产业结构等推进产业发展。
淡水鱼产业的发展路径是沈阳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白山黑水中走来的沈阳,自带“肥沃”属性。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积累养分,农副产品是天然的“黑土优品”,品味独特、品质优良。
近年来,沈阳立足资源禀赋,树立大食物观,建强蔬菜、畜牧、渔业生产保供基地。粮食、蔬菜和淡水鱼产量均居全省首位。除满足本地需求外,沈阳农产品覆盖东三省、辐射京津冀,远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为保障北方地区乃至全国“菜篮子”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借势出圈
让“土特产”变“金招牌”
“这个地方的水稻颜色还应该再红一点,效果会更好。”进入水稻育苗期,沈阳“稻梦空间”景区新一年的稻田画也进入了最后的定稿阶段。
自从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出圈”后,“稻梦空间”景区成了“网红打卡地”,如何借助稻田画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沈阳稻梦空间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爱军认为,品牌化营销才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企业在做好水稻种植产业化的同时,还围绕品牌建设下功夫,打通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壁垒,以稻田画打出品牌、带动人气,讲好一粒米的故事。如今“稻梦空间”景区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稻梦空间”品牌的沈阳大米也成为网红食品。
“稻梦空间”的发展思路正在被复制。当前,沈阳整合分布在沈北新区、辽中区、苏家屯区的稻田画产业资源,依托稻米规模种植基础,将创意农业、稻米文化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利用田园景观、自然资源,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耕文化等,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农事体验等场景,打造“全国稻田画之乡”,每年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
稻田画品牌建设带来的“活力”,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沈阳将打造品牌谱系作为重要抓手,推出“沈阳臻品”农产品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宣传推广、平台搭建、渠道开发、赋能发展等,按下农业品牌建设“快进键”,助力沈阳农产品品牌从“有”向“好”升级。
沈阳酸菜、沈阳鸡架、辽中鲫鱼、沈阳大米……一系列特色农产品IP走进人们视野,养在深闺的“土特产”变身产业发展的“金招牌”。
“头”“尾”共进
让“特色产业”变“增值密码”
今年1月,由沈阳时丰酸菜产业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新民酸菜产业集群项目——东北酸菜腌制研发中心一期工程建成使用,十万级GMP智能化酸菜生产车间投入运营,实现了酸菜自动称重、分装规模化生产,并通过巴氏杀菌技术,实现了防腐剂“零添加”。目前,该车间共有6条生产线,均运行良好,日产酸菜能力达到10万斤。
在沈阳,依托资源禀赋,以企业带动产业智能化、链条化发展屡见不鲜,为当地延展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目前,沈阳市正在经营的酸菜生产企业达到65家,年产总量约7亿斤,年生产总值约20亿元,占全国销售份额约60%-70%。
与此同时,沈阳白羽肉鸡产业也在禾丰、昊明等重点企业带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沈阳白羽肉鸡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均居全省前列,预计全年全产业链产值可达百亿元。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刘作军表示,除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沈阳还鼓励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进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白羽肉鸡产业从传统粗放型养殖向集约化、智能化管理加速迈进。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沈阳在前端做强“头”部优势,在后端延伸“尾”部价值,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增值跃迁。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政宇表示,沈阳市正以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排头兵为己任,通过建设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下一步,沈阳将以优越的自然禀赋、坚实的农业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全国酸菜之乡”“全国肉鸡之乡”“全国淡水鱼之乡”“全国稻田画之乡”,在建设农业强市上持续发力,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