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白皮书发布会暨2024年度南方+产业园评选大会在广东东莞举行。
此次活动由中共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南方+东莞产业园频道联合主办。东莞市各职能部门相关领导及各镇街经发部门负责人,意向增资扩产工业企业、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商、银行、运营商、园区服务商、各协会等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东莞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产业园区发展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东兴在致辞中表示,东莞始终锚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创制造强市”目标,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城市特色,全力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过去一年,东莞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迈上1.2万亿元新台阶,这离不开各个产业园的有力支撑。
“产业园是东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平台,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刘东兴表示,东莞将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产业园的发展。希望园区开发运营企业们做企业发展的优质载体,当创新升级的先锋引擎,成供应的生态伙伴。
大会现场,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朱峰作了2025年暖企惠企政策宣讲,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采样1241家园区,2025版白皮书重磅升级
会上,《2025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白皮书》发布。该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平台型园区的运营数据,深入剖析了东莞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政府、园区运营及企业投资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其中,2024年度税收过亿的东莞产业园区有25个,税收5000万-1亿元的园区有19个。2024年度产值超100亿元的园区有7个,产值10亿-100亿元的园区有66个。
在2024年度纳税总额5000万元以上的东莞产业园区名单中,天安数码城、松湖智谷、光大产业等品牌园区,以及东实、松山湖控股、各镇属工业园等国企园区均有在列。同时,东莞长发博腾产业园、互赢产业园、正鸿高新产业园等一些新面孔,也得到发掘。
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会长余安定在解读白皮书时表示,东莞产业园区的转型,本质是城市能级的跃迁:从传统制造车间到智慧中枢,从单一生产到“研发-制造-服务”闭环,从区域工厂到湾区创新节点。白皮书的编撰,旨在助力东莞产业园区乃至整个城市的持续繁荣与发展,为湾区乃至世界提供先进制造的“东莞范式”。
值得注意的是,2025版白皮书相较于2024版进行了升级。该白皮书通过结构化调整(新增城市、金融、创新模块)、数据深化(三级统计体系,采样标本优化产业园区发由原来的167家增加到了1241家园区)和政策时效性展白皮书(2024年新政策),全面强化了其对园区招商、运营、投资的指导价值,从“描述现状”转向“驱动发展”,更贴合东莞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的战略目标。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共筑产业创新生态
华南数字经济(广东)有限公司是本次大会的支持单位,同时也是2025版白皮书的参编单位。作为工信部“一起益企”行动的践行者,华南数字经济始终以“数字赋能产业,智慧点亮未来”为使命,构建“智库+科技+生态”的赋能体系。
在谈到破局之道与发展之路时,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梁淦文表示,华南数字经济以“三个重塑”为核心,为园区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首先是重塑决策力,依托“君师”智库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战略规划、专家助力“三位一体”决策支持;其次是重塑生产力,针对中小企业“品牌弱、渠道窄、获客难”的痛点,通过融媒矩阵,赋能企业快速成长;最后是重塑创新力,通过为园区提供优秀人才提供职称直通车,精准输送和培训AI、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紧缺人才等服务,破解“腰部人才断层”难题。
“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公司将实现参与设计、打造1个‘产值亿级数字经济特色园区’,建设10个‘政策、智库、技术、融媒、市场’五位一体数字服务站,培育100名‘持证上岗+实战过硬’的数字经济精英人才三大目标。”梁淦文说。
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广东网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始终秉持“与园区共生,与企业共进”的发展理念,深耕工信领域人才培育与科技服务。
“面对人工智能产业变革浪潮,我们将与各大园区深度协同,共筑产业创新生态。”广东网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CEO龙俞静表示,首先我们将向园区开放自主的工业智能体平台与AI人才云图系统,通过技术链接、数据链接、场景链接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未来5年,公司将投入3000万元专项资源,与东莞各大园区共同培育5000名工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AI应用‘腰部人才’,打造1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让每个园区都能生长出自己的‘产业数字合伙人’。”龙俞静表示。
此次活动期间,南方+东莞产业园频道还举办了优秀产业园颁奖典礼,共颁发了10个优秀产业园区、5个园区单项奖、3个优秀产业园服务商奖项。(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