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上海两家券商营业部因直播违规收警示函
专家建议:采取“技术赋能+规则重构”的治理思路
2025-04-29 记者 李超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有消息显示,粤开证券(830899.OC)、华兴证券营业部因直播违规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两家券商营业部地址均为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南路759号。

根据粤开证券官方公告披露,其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南路证券营业部在直播过程中存在未按公司制度规定对相关直播内容进行审核,相关投资建议信息未记录留存等情形。

此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对华兴证券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南路证券营业部及其公司员工陈某,分别发布两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决定公告。

其中一条公告指出,华兴证券该营业部个别员工存在未按华兴证券有限公司制度规定及时报备相关直播活动,且直播过程中存在涉及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的情形,反映出该营业部合规管控不到位。另一则公告则直指涉事员工陈某在该营业部任职期间,未按华兴证券有限公司制度规定及时报备相关直播活动,且直播过程中存在涉及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的情形。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上海证监局发布的《关于规范证券从业人员利用自媒体工具开展业务活动的通知》指出,为规范辖区内证券从业人员利用自媒体工具开展业务活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各证券公司应当对照自查,切实加强对员工利用自媒体工具展业行为的管控,提升风险管理有效性。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杨金强表示,当前券商营业部直播展业中的违规问题,需要从行业发展、监管挑战和投资者保护三个维度系统看待。第一,这是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阵痛期”现象。证券行业加速布局线上化服务本是趋势所向,但部分机构在直播场景中模糊了投资者教育与营销的边界。例如,某证券营业部未报备直播内容、某券商子公司暗示荐股等案例,暴露出机构对新型展业工具的风险评估不足。这类违规的核心矛盾在于,传统线下合规体系难以适配直播即时性、碎片化的传播特点,导致无证荐股、承诺收益等老问题在新场景中再现;第二,违规乱象的原因在于三方责任失衡。从监管视角看,现有规则对“直播话术尺度”“跨平台引流”等新问题缺乏更具体的规范,例如通过解读政策变相推荐行业龙头、引导用户加入私域社群等“擦边球”行为,存在认定难点;从机构层面看,部分券商为追求流量指标,将直播观看量与员工KPI强挂钩,甚至给予数倍于传统渠道的开户奖励,这种激励机制必然催生合规变形。而投资者尤其是新股民,往往被一些专业话术所吸引,缺乏辨识投资建议合规性的能力;第三,破题关键在于构建适应性治理体系。建议采取“技术赋能+规则重构”的治理思路:运用AI语义识别技术建立直播敏感词库(如“稳赚”“内幕”),结合区块链实现内容实时存证;推动券商、直播平台、监管部门数据共享,对跨平台违规账号实施联合惩戒;要求直播页面强制弹窗“投资建议需资质认证”提示,建立“直播合规星级评价”公示等制度。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某头部券商试点“智能直播中台”后,违规话术检出率提升76%,这说明技术手段能有效前置风险。但长远看,只有将合规内化为从业者的认知自觉,才能真正实现业务创新与投资者保护的平衡。(实习生熊峻渝对本文亦有贡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