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康龙化成(300759.SZ)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9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2.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56.08%。
康龙化成是一家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业务遍及全球,致力于协助客户加速药物创新,在中国、英国和美国有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提供从药物发现到药物开发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服务。
从营收结构来看,2025年一季度,康龙化成实验室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57亿元,同比增长15.74%,毛利率为45.54%,同比增长1.40个百分点;CMC(小分子CDMO)服务实现营业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19.05%,毛利率为30.44%,同比增长2.54个百分点;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14.25%,毛利率为11.76%,同比增长2.44个百分点;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实现营业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7.94%,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8.60%降至-68.87%。
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康龙化成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实验室服务和CMC(小分子CDMO)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均超过10%。
据康龙化成披露,公司继续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服务于包括全球前二十大制药企业在内的庞大、多样化及忠诚的客户。按客户所在区域划分,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200338.79万元,同比增长16.8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4.65%;来自欧洲客户(含英国)的收入56884.79万元,同比增长26.5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8.36%;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45689.99万元,同比增长13.1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4.74%;来自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6967.7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25%。
康龙化成此前披露的2024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2.76亿元,同比增长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3亿元,同比增长12.01%。公司实现经调整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7亿元,同比下降15.58%,主要是由于公司员工数量增长、2023年末新增银团贷款用于置换到期的H股可转换债券、以及2023年末及本报告期内新产能投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康龙化成在4月25日披露的公告中表示,截至目前,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产生的影响有限。公司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研发服务,CMC涉及的商业化货物出口的业务占比较小,目前公司并未收到客户或其他合作伙伴向公司反馈关税问题对业务合作造成影响。对于宏观的不确定性风险,公司会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动向。(实习生马金戈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