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国乡村医生》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2025-04-28 来源:经济参考网

日前,由传化慈善基金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乡村医生》调查报告发布会暨第三届清华·中国社会调查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乡村医生》是中国首部聚焦于村医群体的系统调查研究报告。

在清华大学工字厅,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会见传化集团副总裁、传化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徐迅。双方就传化长期支持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调查研究工作、未来在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展开交流。

在新书发布会现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天夫提到,传化慈善基金会对清华大学社会学、对清华大学社会调查的支持已有八九年,双方合作非常紧密。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张翼讲到,《中国乡村医生》能够解释历史,让未来有所继承。乡村医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徐迅表示,村医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与老百姓需求的连接点,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离不开每一位村医的力量。希望通过系统了解村医的工作与生活状况,认知乡村基础医疗发展现状,让更多的人理解村医、尊重村医,唤醒更多人对于村医群体的关注,从而为建设更好的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素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乡村医生》调查报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孙秀林介绍了调查报告的背景,以及围绕乡村医生的群体概况、职业选择和发展、工作内容、收入水平、村民就医选择等系统化研究发现。揭示城乡一体化对基层医疗体系及对村医自身的影响,发现市场和体制在村医角色中的强大张力,勾勒当今中国基层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所蕴含的结构性力量。

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沈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围绕调查报告展开分享和探讨。

沈原谈到,《中国乡村医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调查研究,变化中的中国社会需要社会学人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去研究,要把力量配置到还没有聚焦、还没有热点研究的方向。本调查报告在一些具体细节,比如村医的本地属性、性别、诊治手段等方面,都可以深入挖掘。而且通过村医,要看到社会变迁、医疗制度的变化问题,并去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更好地往前推进。

文军提到,需要建立从政策到调查到实践的全链条,帮助村医的发展,让调查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村医在整个乡村振兴里面扮演的具体角色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加大宏观的整体性分析,将更加有利于对细节的深化。

何雪松表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传化慈善基金会的合作,开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村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社区里面是一个连接点,可以做很多工作;村医背后的医疗体系折射出的是共同富裕,医疗均等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将数字赋能结合起来,让村民接受更好的服务。(郑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