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博时基金发布《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变更场内扩位证券简称的公告》。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场内扩位证券简称由“30年国债指数ETF”变更为“30年国债ETF博时”,新简称突出“博时基金”品牌标识,便于投资者快速识别与交易。
超长久期,配置价值良好
“30年国债ETF博时”于2024年3月成立,是市场上仅有的两只场内超长久期债券ETF基金之一,场内代码“511130”,跟踪指数为“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指数代码为“950175.CSI”。根据指数编制方案,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中,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国债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市相应期限国债的整体表现,一般季度进行调整。根据中金所TL合约要求,可交割券的发行期限不超过30年,剩余期限不低于25年的记账式国债。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基金经理张朱霖认为,结合市场判断,可以从交易价值、对冲价值、配置价值三个角度来看30年国债的投资价值。第一,交易价值。30年国债的久期长、波动大,属于进攻性品种;同时,30年国债又是长久期债券中,流动性较好的品种,交易兑现的效率高。因此今年或处震荡市,有望充分发挥30年国债的交易价值。第二,对冲价值。由于今年存在明显的股债翘板效应,考虑到股市和债市的波动性,30年国债流动性好、久期长,是债市进攻性利器,可以作为权益市场的对冲工具,充分发挥对冲价值。第三,配置价值。由于30年国债的久期较长,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市的投资策略是用期限利差替代信用利差,久期价值凸显。如前所述,30年国债持有一个月,收益率从2.12%下行到2.11%的年化回报是4.82%。目前债市趋势有望维持,利率节奏变化但方向未变,持有30年国债有望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因此30年国债也具有良好的配置价值。
对于债券产品来说,可以考虑参与30年国债的投资。但是对于多元配置的产品或者散户,可以考虑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一键投资30年国债。
债券ETF是以债券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产品,可以便捷地实现对一揽子债券的投资。参照债券类别进行分类,债券ETF可以分为利率债ETF、信用债ETF及可转债ETF等大类。债券ETF具有场内T+0交易、效率高,成本低,持仓透明,投资门槛低等多个优势。
截至目前,博时基金布局了四只债券ETF——国开ETF、可转债ETF、30年国债ETF博时、信用债ETF博时,覆盖利率、信用、转债领域,四只产品同时兼具债券产品特征和场内ETF投资便利性。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交易所统计,截至2025/4/10
债市后市展望:大概率趋势未变,扰动增加
张朱霖认为,今年以来,债市收益率震荡向上后,收益率快速下行,呈现“V”型走势。年初至3月上旬,债券收益率震荡上行。
一季度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流动性因素,资金面紧平衡,资金价格持续较高。去年末市场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于乐观,收益率快速下行隐含定价了降息空间。开年经济增长平稳,信贷投放和政府债发行前置,央行对市场的一致预期进行纠偏。二是风险偏好因素。DeepSeek引发AI+浪潮,A股和港股科技板块表现强势,对债市情绪产生一定压制,导致股债跷跷板效应。3月中下旬至季末,资金面整体均衡,MLF净投放之后,债市情绪有所好转,债券收益率震荡向下;4月3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全球风险偏好快速下行,受外部环境影响,国内债券收益率快速下探至年初低点。
展望后市,国内经济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但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外部环境风险在显著提高,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因此,国内货币政策预计或仍会保持支持性的政策导向,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债券市场利率或将震荡下行。(华柏)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