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002948)近期发布的2024年报显示,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4.98亿元,同比增长8.22%;实现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同比增长20.16%。《经济参考报》记者研读年报发现,在业绩亮眼的同时,青岛银行去年24名董监高人员薪酬合计超1900万元,在已发布年报的同类银行中居于前列。
2024年报显示,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1.14%,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1.32%,比上年末提高15.3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80%,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
薪酬方面,据年报披露,2024年,青岛银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中共有24人从该行获得报酬,合计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923.19万元;而2023年,青岛银行25名董监高共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783.95万元,2024年较2023年增长了7.81%。《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青岛银行董监高薪酬总额在同类银行中处于较高水平。截至4月8日,已公布2024年报的3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郑州银行24名董监高共获得报酬1559.6万元,重庆银行31名董监高共获得报酬759.39万元。此外,在上市农村商业银行中,张家港行20名董监高共获得报酬1491.19万元,瑞丰银行31名董监高共获得报酬1461.8万元,无锡银行30名董监高共获得报酬1958.01万元。
具体来看,青岛银行董监高人员中,2024年,年薪超200万元的有两位,分别为249.78万元的董事长景在伦和229.38万元的行长吴显明。在年薪超100万元的7名董监高中,职工监事王大为的薪酬达187.76万元,副行长、执行董事陈霜和刘鹏的薪酬分别为174.78万元和174.98万元,副行长张迟红和张猛的薪酬分别为143.39万元和143.36万元,董事会秘书张巧雯的薪酬为120.83万元,原监事长、原职工监事杨峰江的薪酬为122.80万元。
记者发现,青岛银行个人收入涨幅较大的多位高管均为“空降派”,主要原因可能是部分人员系年初或年中入职青岛银行,而其入职当年部分薪酬在原单位领取。如2022年5月获任青岛银行党委书记、同年7月获任青岛银行董事长的景在伦,其在青岛银行领取的税前薪酬2022年为142.04万元,2023年即增加至252.39万元。类似情况是,青岛银行行长吴显明、副行长张迟红、副行长张猛、董秘张巧雯的薪酬在2024年均出现大幅上涨,分别较2023年净增加约50万元、68万元、68万元、45万元,而这4人任职青岛银行时间分别为2023年3月、2023年7月、2023年7月和2023年5月。
在加入青岛银行之前,景在伦和张猛曾在中国银行任职,吴显明曾在农业银行任职,张迟红曾在青岛市政协办公厅秘书处、青岛市纪委案管室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任职,张巧雯曾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司和中国华安投资有限公司(香港)法律部任职。
已披露年报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中,只有青岛银行存在董监高薪酬超200万元的情况。以郑州银行、重庆银行、张家港银行、瑞丰银行和无锡银行为代表进行对比,青岛银行董事长、行长等主要领导的薪酬显著高于其他银行。
表:2024年青岛银行高管薪酬与同类银行对比情况(单位:万元;制表:刘畅)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2024年第一季度,青岛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开出5张罚单,合计罚款215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向不符合借款条件的人员发放贷款、监管标准化(EAST)数据错报漏报、个人经营性贷款“三查”不严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信用卡中心违规经营、向资本金不足的企业发放固定资产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等。拉长时间线看,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青岛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频收罚单。业内人士就此认为,青岛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及管理层对分支机构的管控能力等或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青岛银行内控等方面问题,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实习生刘畅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