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信集团举办第二届“绽放杯”数字化应用大赛总决赛。本届大赛分设“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安全信创”三个赛道,共有134个项目参赛,应用案例覆盖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等多个领域,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决出12个获奖项目。
近年来,中信集团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的重要引擎,制定实施了“十四五”数字化发展规划和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在总部重组设立了科技与数字化部。各子公司对数字化转型工作统筹管理、交叉联动、协同推进,打造了一批提升效率、增强活力的标杆项目。未来,中信集团将推出更多务实举措,着力打造创新体制机制,厚植创新丰沃土壤,让更多“种子”项目绽放、结果。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和应用,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绽放杯”大赛是中信集团“十四五”数字化发展规划“应用绽放”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两届比赛挖掘培育了一批在不同业务领域中示范效应强、综合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数字化应用,为以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和引领。
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文武在活动中表示,要充分发挥中信业态多元、场景数据丰富优势,以人工智能与中信五大业务板块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强化数据驱动,推动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
中信证券金融科技赋能全球反洗钱数智化项目融合大数据和隐私计算技术实现境内外数据流通;在业内首创4个图算法应用,覆盖了操纵市场、场外配资、账户出借等反洗钱重点场景;融合多维数据,利用本地大模型生成可疑尽调报告,使公司合规工作效率提升20%。该项目已在中信证券境内外多家子公司联合落地,配资场景正在向多家金融机构落地推广。
中信银行自主研发的仓颉大模型平台,搭建了从底层硬件基础设施层、管理框架层、算法模型层到应用服务层的完整架构体系,形成了金融行业大模型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自今年1月上线以来,中信银行内部已基于该平台开发了80余个应用,覆盖了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研发、智能营销、智能办公等多个场景。
中信泰富特钢创新智能电炉炼钢技术,整合直流电弧炉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以及先进的工业机理模型与AI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端特殊钢生产,实现了安全本质化、产品高端化、生产高效化、绿色低碳化的目标。项目建成后实现产品质量损失下降46.7%,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0.5%,年度降本增效超亿元。项目获国家专利10项,参编标准6项,助力中信泰富特钢成为全球特钢行业首座“灯塔工厂”。
中信重工基于数据驱动的高端矿山装备离散智能制造创新应用,打通了数据采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的全流程数据通道,开展数据空间建设和数据应用场景建设,缩短产品研发周期15%以上,提升生产管理效率20%,核心生产数据线上化率达到95%以上。
中信出版依托AIGC技术构建的夸父AI平台,实现了图书出版从选题定位、智能审校、知识库构建到智能创作、一键生图、文生视频、精准营销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出版行业效率变革、质量变革。
本次获奖项目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为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还带动所在行业转型升级,形成外溢效应。
南钢集团通过打造车间级互联、敏捷柔性生产、供应链金融服务等新模式,有效解决了钢铁产业链生产节奏对齐难、制造端敏捷柔性不足、协同信任成本高等痛点问题,使产业链整体成本降低3%以上。该项目模式已在凌钢、永钢、四川观池等多家企业落地,在由国家数据局等15个部委联合主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工业制造赛道第二名。
中信控股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工业检测机器人,在全球首次实现复杂金属部件外观全智能全自动工业级检测,落地墨西哥、东欧、摩洛哥等海外市场,赋能全球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