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互联互通、跨省联办”,在全省率先推进人社政务服务综窗建设,给特殊群体提供特别关怀,“社银合作、就近可办”,打造全方位的“一卡通”“全能卡”......近年来,岳阳市人社局在“温暖社保”行动这一民生答卷中写满精彩,让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实惠。
实现“湘鄂互联互通”可跨省通办多个业务
“需要社保参保证明,现在不用回湖北,在岳阳就能打印了,省时省力,真的太好了!”近日,在岳阳市政务中心“社保跨省互联互通窗口”,居住在岳阳市的咸宁市民刘女士顺利办完业务。
不久前,湖南与湖北两地签署了《湘鄂社保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协议》,岳阳市成为湖南省首批试点城市,实现了与湖北点对点业务通办。
目前,岳阳市本级与咸宁市本级、岳阳市临湘市与咸宁市赤壁市、岳阳市华容县与荆州市石首市均已实现结对互通办理社保业务,开通的地区市民可以直接在岳阳市政务中心社保窗口办理养老、工伤、异地申办等9大类、16个项目、30个业务场景的业务,无需再长途奔波办理社保业务。
“通过实施社保业务的互联互通,为两地人才流动打通了‘最后 一公里’,使两地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温暖社保’行动带来的实惠。这也是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的有力举措。”岳阳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治学说。
建立特殊困难人员养老保险“专用守护机制”
2023年3月,湖南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通过数据比对,下发了未参保特殊困难群体名单,岳阳楼区有119人在列,其中绝大部分为社会福利院特殊困难人员。
“温暖社保”行动启动后,岳阳市将如何做好此类困难群体的应保尽保和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工作,成为“温暖社保”服务行动的首要任务。
岳阳楼区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积极对接民政、残联及全区15个街道(乡),加强信息比对。经核查,岳阳楼区有98名特殊困难人员,因丧失行动能力、无法配合拍照等客观原因未能成功采集参保制卡信息,导致无法完成代缴,无法实现到龄困难群体社保待遇正常发放。
经多次走访、调研、多轮协商,岳阳楼区拿出了解决方案,由人社部门牵头,福利院、康复医院和合作银行共同参与,以全面保障社保基金运行安全和特殊困难人员合法权益为原则,专项采集特殊群体参保信息、办理社会保障卡,全流程监管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和使用。顺利为98名特殊困难人员的参保登记、制卡和政府代缴。
“‘温暖社保’就是要在办理业务、服务群众过程中,了解群众所需,帮助群众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社保政策惠及更多群众,全面推动实现老有所养、不落一人。”林治学表示。
岳阳楼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特殊困难人员养老保险“专用守护机制”,通过多方联合,理顺了业务流程,规范了基金运行。
打造“数智人社”高效便捷服务优
在全市发放社保卡416万张,发卡覆盖率达82.37%,超过140万持卡人同步激活了电子社保卡。市民可以凭社保“一卡通”免押金借书、乘坐公共交通、进入景区展馆、在商场超市购物……成为市民生活中离不开的“全能卡”。
在全省率先推进人社政务服务综窗建设。依托金二期社保经办系统,岳阳市实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休档案4项人社业务一窗通办,让社保服务从“分散经办”变为“综合快办”。
推行“社银合作”,开展社银“就近办”服务试点工作,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可办”“多点可办”,让老百姓就近就可以办理参保登记、打印个人退休证明等多项社保业务。
岳阳市人社局多措并举提升了人社服务质效,凝心聚力擦亮民生幸福底色。截至2024年8月,岳阳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09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8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9.8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6.17万人。(夏新田 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