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3%。今年1至7月,国家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4.1个百分点。
国家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目标的科技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共178家,并依托66家国家高新区创建了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创区)。
当前,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据显示,国家高新区聚集了70%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近50%,涌现出第一款人工智能芯片、第一个量子通信卫星等大量原创技术、首发产品。
国家高新区产业竞争力加速提升。国家高新区汇聚了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4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的独角兽企业,形成了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广州先进制造业等万亿级产业集群。
此外,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开放合作深入推进。2023年,国家高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3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50%。
记者获悉,下一步,多项举措将推动国家高新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国家高新区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培育高能级孵化平台,加强与高校、大学科技园的联动发展。加快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群体,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加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