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腾讯发布2024年Q2财报,当季总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率,受益于云服务业务收入增长(包括企业微信商业化的提升),以及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
财报显示,腾讯Q2研发开支达172.77亿元,自2018年至今六年研发投入超过3026.09亿元,持续发力核心技术自研、提升产品竞争力。基于国内一流的基础模型“腾讯混元”,腾讯推出AI助手腾讯元宝,在精准的图像理解、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由腾讯独特内容生态系统增强的AI搜索上具备竞争优势。
大模型浪潮的推动之下,人工智能正在为企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为此,腾讯已经构建起了全链路的AI大模型产品矩阵,从算力基础设施到顶层多元智能应用,涵盖自研通用大模型、模型开发平台、智能体开发平台,以及针对不同场景定制的智能应用解决方案等。
算力基础设施方面,腾讯云持续提升高性能计算服务能力。当季,腾讯云推出专有云智算套件,支撑企业基于自有硬件搭建高性能专有智算云,满足企业在私有算力环境下训练大模型的诉求。
腾讯云AIGC云存储解决方案、自研星脉高性能计算网络也作了全面升级。其中,升级后的星脉网络2.0搭载全自研的网络设备与AI算力网卡,支持超10万卡大规模组网,网络通信效率比上一代提升60%,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20%。
通用大模型方面,腾讯混元大模型总体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50%,在国内的基础大模型中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腾讯云面向企业客户全面开放,单日调用tokens超过千亿级别。基于混元,Q2腾讯发布AI助手腾讯元宝,并上线深度搜索等功能;推出一站式AI智能体创作与分发平台“腾讯元器”,支持个人、开发者及机构打造专属AI智能体。
当季度腾讯云还发布大模型知识引擎等三大AI引擎工具,以及专有云智算套件等高性能计算服务,致力于降低大模型产业落地门槛,缩短从模型到应用的距离。
此外,腾讯SaaS、PaaS等自研产品商业化加速,在制药、制造、零售等行业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服务福耀玻璃、卫龙、美的、国家电网等众多标杆客户,在多个行业的头部客户渗透率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