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通用编码标准助力中欧合作
2024-08-13 记者 邓婕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403列,发送货物122.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其中,7月份开行1776列,发送货物18.5万标箱,连续3个月单月开行超过1700列。就在这条中欧西线运输通道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开展了国际合作项目应用试点,通过在中欧班列上应用GS1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应用,促进中欧运输网络的信息互联与效率提升。

  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欧盟在我国对外贸易关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然而,中欧数字化合作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中欧物联网标准体系不统一,全球统一编码标识在物联网中的应用难题,制约着中欧运输网络的效率提升和信息流转。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物品编码研发优势,牵头开展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的中欧运输网络优化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采用全球通用物流单元标识代码SSCC(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产品电子代码信息服务(EPCIS)数据标准和区块链技术,把国际先进物流编码技术标准“引进来”,发挥自主研发物联网标识体系在国际数据合作中的作用,让我国创新成果“走出去”,破解了上述难题。全球通用编码标准的应用打破了中欧运输网络上的数字技术壁垒,实现了物流信息的贯通。

  记者了解到,合作过程中,中欧双方共同开展了中欧运输互联互通战略重点和推进路径研究,提出了中欧物联网标准兼容、异构区块链跨链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建立了中欧运输网络物联网试点平台,开展了“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与中欧海运应用试点、技术合作推广与人文交流,促进了跨境标准统一、数据互通互认和流转效率提升,对于推动我国以统一标准衔接“泛欧运输网”,实现数据无缝对接“欧盟-全球运输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进一步扩大中欧贸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目中“引进来”的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和产品电子代码信息服务数据标准是全球通用GS1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供应链物流单元数字化管理的基础。GS1系统是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制订、管理和维护的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在快消、零售、制造、物流、电子商务、食品安全追溯、医疗卫生、建材等30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促进了全球商贸流通和供应链效率提升,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作为GS1的重要成员组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GS1国际标准的引进、落地实施和创新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攻关工作,为我国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革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助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