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贵州上市公司作为推进区域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的“火车头”,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优势,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为贵州在赢得高质量发展这场“登山比赛”中贡献强势“新”动能,并涌现了一批发展步伐稳、经营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代表性优质企业。
连续三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数据显示,贵州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加码研发投入,持续培育创新动能,2023年研发支出合计59.53亿元,同比提升5.92%,较2021年度更是大幅提升39.50%。分行业来看,高端装备、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较大,研发强度分别达到12%、7.4%、7.1%。从个体来看,以中伟股份、航天电器、中航重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标杆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位居前三。
从增幅来看,共有26家贵州上市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7成,增长势头明显。其中,信邦制药和贵州燃气分别以287.11%和137.47%的增幅位居前列。有11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5%,振华风光和航天电器两家公司的这一比重均超过10%。
数据显示,在贵州上市公司中,研发支出位居前列的均为各自产业领域的头部企业。正是得益于持续稳定的高研发投入,这些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形成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作为贵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领军企业,中航重机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为6.61亿元,同比增长52.53%。公司在产品、工艺、装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全年申报专利302项,包括发明专利173项;编制标准11项,材料研发中心等12个重大科技项目完成立项,多个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材料循环再生利用项目纳入工信部技术创新需求揭榜挂帅榜单。
中伟股份是全球领先的新能电材行业企业,已连续3年稳坐贵州上市公司“研发一哥”的位置。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达10.56亿元,同比增长14%,研发投入位居贵州上市公司之首。从2020年至2023年6月底,中伟股份累计研发投入超24亿元,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超80%,保持高速增长,确保研发投入强度。
作为中国电子元器件龙头骨干企业,航天电器加大互联一体化组件和控制组件类研发人员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6.99亿元,居贵州上市公司第2位。
传统行业积极改造升级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有的放矢”,是多家贵州传统产业上市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产能升级的有效路径。
作为贵州老牌上市企业,贵州轮胎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多元化创新成果不断增强“产业化”营收贡献力度。据年报披露,2023年贵州轮胎共投入研发费用3.23亿元,用于公制无内胎轮胎胎冠新型结构研究及产品开发、大件物流专用车辆轮胎产品研究及开发等项目。目前,贵州轮胎已掌握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轮胎研发、设计和生产关键技术,主持和参与制定了20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自主研发并处于有效期的技术专利共106项,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掌握率达到100%,完全使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通过技术创新,贵州轮胎实现了产业链的高端转型,从单纯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以及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作为贵州传统行业的代表,盘江股份在2024年经营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统筹抓好改革与创新两大法宝,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在具体措施方面,盘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将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煤矿“四化”建设和智慧电厂建设,广泛应用先进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智能化综采综掘设备、辅助系统自动化设备、单轨吊辅助运输机械化设备、巡线机器人等新装备,努力降低劳动强度、安全风险、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贵州科创板企业明确发展“新”路径
作为“硬科技”企业的优等生代表,贵州三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纷纷响应交易所号召,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以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强化市场竞争力,保障投资者权益,稳定股价,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从各家公司的发布的《行动方案》中可以看出,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企业共识。上市首年,振华风光在2023年度交出了一份各项关键指标大幅增长的优异成绩单,而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也显著提升。振华风光表示,2024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保持研发投入同比增加,以核心技术研发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加强科技研发。同时,公司将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运用投资并购资本工具,围绕集成电路行业上下游的优质企业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整合资源以实现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协同性,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生产效率,使公司具备更多的产品品类、占领更多细分市场,助推做强做优。
作为贵州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航宇科技表示,将加强工艺技术的改进及创新,整合公司优势资源,集中力量争取在准入门槛较高的行业,如水下深潜器、核电等高端装备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而振华新材则就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具体部署,表示将结合公司现有大单晶研发优势,加大中高镍、高镍和超高镍三元材料、钠电正极材料、钴酸锂等产品的开发、升级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