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治沙英雄”王有德的“二次创业”
2023-11-27 新华社记者 马丽娟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冬日的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马鞍山造林基地,一排排樟子松、侧柏依旧青翠。治沙成就展馆里,前来参观的人一拨接一拨,年近70岁的王有德不厌其烦地讲起白芨滩多年的治沙史。

  “人民楷模”“改革先锋”“全国治沙英雄”……满墙荣誉背后,是王有德扎根白芨滩近40年,与当地群众一起守卫家园,将荒漠变绿洲的奋斗故事。

  白芨滩地处毛乌素沙地西南缘,距离黄河最近只有5公里,距离宁夏首府银川市最近只有10公里。这里曾因过度开垦和放牧,退化成一片高大密集的流动沙丘,村庄、道路不断被黄沙蚕食。

  王有德自1985年担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带领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向沙漠宣战,克服种种困难,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60多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扩张。

  2014年,王有德从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的岗位上退休,在人们以为他要安享晚年时,他又扛起了“锹把子”,成立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承担起马鞍山1万亩荒沙地的治理任务。马鞍山区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许多人望而却步的“烂沙坑”,王有德却将此作为“二次创业”基地。“过去治理到一半我就退休了,我是个党员,党组织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不能休息。”

  王有德的创业团队由包括他在内的4位退休老同志组成,2014年3月12日植树节那天,他们一起站在银川市人流密集的广场上发传单,募集社会资金,开启了“二次创业”之路。

  100元、1000元、10000元……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涌向马鞍山,“爱心天使林”“劳模林”“记者林”等一片片公益林陆续出现。9年来,基金会累计募集社会善款8000多万元,造林8100余亩,植树130余万株。

  王有德成立基金会后招的第一个工人是他的妻子,过去他经常十天半个月不回家,回来时衣服口袋、鞋袜里都是沙子,妻子嘴上怪他“把外面的沙子治好了,把自己家沙化了”,却很心疼他。王有德“二次创业”从零开始,妻子默默扛起铁锹,和他一起早出晚归平地栽树。

  治理荒山的同时,王有德逐步挖掘沙漠的经济功能,在防风固沙林内,种植了部分苹果、桃、杏等经果林,收获季瓜果飘香,来基地参观游览的人都可以免费品尝,王有德将此称为“发展成果社会共享”。

  王有德还把国家发放的荣誉津贴投入到展馆建设,如今马鞍山基地已被打造成青少年劳动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党员现场教育基地等,每年接待参观学习的参观者一两万人次。

  (新华社银川11月26日电)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地下是煤海 地上变绿海——黄河中游煤矿区发展见闻

地下是煤海 地上变绿海——黄河中游煤矿区发展见闻

在神木市朔铭环保贸易有限公司的砖窑出窑口,伴着滚滚热浪,一车红彤彤的砖被拉了出来。

·“登顶”全球最大船东国 我国离航运强国还有多远?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