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蓬勃发展
2023-11-23 记者 陈爱平 上海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文化传承插上科技“翅膀”。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发布关于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的公示。这些项目中,有的构建智慧旅游发展新基础,有的探索智慧旅游发展新模式,各地不断丰富智慧旅游新产品和优质服务,让人们在旅途中借助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感悟和传承文化。

  “5G+智慧旅游”供给丰富

  今年11月初,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正式命名交付,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宽37.2米,搭载107个系统,包含2500万个零部件,2125间客房,可容纳乘客5246人,面积4万平方米的生活娱乐公共区域……“爱达·魔都号”犹如一座“海上现代化城市”。

  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不少邮轮搭载的是早期的2G GSM系统,游客在邮轮上无法享受到畅快的网络和丰富的应用。为了提升游客和船员的邮轮数字化通信体验,上海电信在邮轮上部署了轻量级5G核心网,实现本地分流、算力部署及超低时延能力,节省卫星回传带宽。

  “由于在航行过程中依然会受到卫星带宽资源、卫星信号和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宾客在船上所体验的互联网上网速度仍将有别于陆地,上海电信与邮轮运营团队将根据宾客的需求,不断优化网络环境,逐步提供基于邮轮本地无线局域网络内的影视、音频、游戏等多元内容服务,打造丰富多彩的海上娱乐体验。”这位负责人介绍。

  我国“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连续举办六届以来,累计9万余参赛案例显示,国内5G部署场景越来越聚焦,文化旅游也渐渐成为5G应用的主要行业之一。

  在不断丰富的5G+智慧旅游供给中,既有邮轮游艇、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冰雪装备等旅游装备融合应用,也有基于5G的AI(人工智能)摄像头、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数字化产品与智慧旅游产品。

  在四川成都的春熙路商圈,裸眼3D、5G示范街区等新场景吸引游客体验“打卡”,众多商户设置有虚拟试妆镜、智能导购、云货架等设备;在贵州的乡村,热火朝天的“村BA”通过高清直播吸引全国各地观众观赛,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给城乡居民带来共鸣;在云南丽江古城,人们通过5G+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丽江古城遗产本体信息开展数据采集与保存,让古建筑资料“永远在线”……目前,5G+智慧旅游应用已覆盖风光旖旎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厚重的文化遗产和古镇古城、“烟火气”十足的特色街区、精彩纷呈的戏剧演出,以及悠然又活力四射的现代乡村等等。

  技术融合助数字化转型

  今年早些时候,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印发的《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我国旅游场所5G网络建设基本完善,5G融合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5G+智慧旅游繁荣、规模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电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峰分析,5G+智慧旅游以5G网络建设为基,为智慧旅游提供基础设施新保障;以5G融合应用为核,为智慧旅游繁荣创新提供新引擎;以5G产业能力为本,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各地重点旅游区域加强5G网络覆盖水平,尤其是在游客密集区域,提升5G网络服务质量,能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对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多样化的需求。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街区在旅游旺季日均客流量高达30万人次,街区联合通信运营商在街区重点旅游场所不断提升5G网络服务质量,探索应用5G超密智能立体组网创新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的用网需求。

  在融合应用创新方面,5G与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机器人等技术和产品的有效融合,5G+4K/8K超高清视频、5G智慧导览、5G+VR/AR沉浸式旅游等应用场景规模发展,满足了游客在旅游全过程中的智慧体验。

  青海有关部门联合中国移动探索基于“轻应用、重服务”理念的旅游景区(度假区)智慧营销体系建设解决方案,面向游客,提供系统的、更实惠的出行方式、住宿地点、特产购物、游玩场景推荐;面向景区管理者,提供区域内统筹数据,并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配比,从而更精确地掌握景区内各项数据,以便景区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及相关策略。

  各地进一步发挥5G赋能价值,创新旅游服务新体验、探索旅游营销新模式、提升旅游管理新能力,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更多行业相互赋能、做大“蛋糕”。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以融合5G创新应用为着力点,探索建立“5G+北斗”时空搜救、5G+气象预警、5G+移动执法等智慧管理体系,5G+线上直播、5G+导游导览、5G+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慧体验体系,5G+AI游记助手、5G+AR游戏等智慧新业态,5G+供水生态系统、5G+古树保护等智慧保护体系,构建了“数字黄山景区”雏形,景区探索借助数字化转型,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谐统一发展。

  文化传承插上科技“翅膀”

  业内人士指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应是智慧旅游发展的“初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认为,科技是文旅融合之“桥”,智慧旅游应是文旅融合的表现形式,是文化自信的表达方式。

  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中国联通联合出品的“数字一大”试点项目,基于5G、算力、AI、元宇宙等“云、网、算、安、数、用”一体的算力化能力,提出“1+1+N+6+1”建设思路。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一个以中共一大会址及上海各红色遗址为基础,拓展红色纪念馆服务外延,形成人与物穿越山海、实与虚跨越时空,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的红色文化体验讲述平台。

  “红色故事讲述可以如此生动、鲜活、时尚!”观众王莉感叹。她认为,充满“科技范儿”的参观经历,让人们更真切感受到先辈们的艰难,也更加认同当下安定美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环境是来之不易的。

  为了使青少年更全面立体地了解良渚文化,浙江利用5G技术建设了“5G+VR同步课堂”应用中台和数字教学资源库,利用“良渚文化VR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青少年在课堂上就可以同步参与良渚文化的远程教学互动。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文旅+科技”应用,既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要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科技动能。只有坚持文化引领和科技支撑,才能让大众获得更好的体验,深刻感悟并自发将文化传承下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地下是煤海 地上变绿海——黄河中游煤矿区发展见闻

地下是煤海 地上变绿海——黄河中游煤矿区发展见闻

在神木市朔铭环保贸易有限公司的砖窑出窑口,伴着滚滚热浪,一车红彤彤的砖被拉了出来。

·“登顶”全球最大船东国 我国离航运强国还有多远?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