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暖阳、丹桂飘香。八桂大地上此前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有近1.8万名运动员在39个大项、805个小项的比赛中切磋技艺、增进友谊,展现青春风采。置身于学青会的赛场内外、主媒体中心、运动员村,以及南宁、桂林、崇左等多座比赛城市的大街小巷,记者明显感受到,“青春风”与“中国味”在这里用运动激情的方式达成了双向奔赴,展现出属于这个时代青年、学生的自信与自豪。
桂乡壮韵氛围感拉满
“唱山歌嘞,这边唱来那边和……”学青会大幕在特色浓郁的壮乡山歌中徐徐拉开,花山岩画的“小红人”伴着豪迈舞姿齐齐登场,数个壮乡大绣球在观众席间接力传递。第一篇章《青春的山河》舞台上,一叶扁舟逐渐划至中央,一行白鹭排云而上,一曲山歌婉转悠扬,一片波光粼粼中,演员们在青山绿水间翩翩起舞,将青春山水、壮美广西与大美中国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幕式上满满的“中国味”与“民族风”,只是本届学青会一系列中华文化符号的一个缩影。
演员在学青会闭幕式上表演。记者 周华 摄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校园组)排球大学女子组小组赛第三轮比赛在广西钦州举行。图为江西队球员防守湖北队球员万晓钰(左二)的扣球。记者 张爱林 摄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主火炬点燃现场。记者 曹祎铭 摄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游泳项目大学乙组女子100米蛙泳决赛在广西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举行。图为北京选手于静瑶在比赛中,她以1分07秒70的成绩获得冠军。记者 杨植森 摄
在公开组游泳比赛中摘取三枚金牌的国家队运动员刘姝含,赛后把自己和队友们获得的金银铜牌齐齐摆在床上看了又看,还拍照发给了朋友和亲人。“奖牌的质感和设计让人爱不释手,感觉很有中国文化内涵。”刘姝含说。
学青会的奖牌灵感,来自于壮族传统的定情物和吉祥物——绣球,壮族群众常常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戴上绣球以示欢迎。奖牌背面以广西铜鼓的鼓面为原型,中心太阳纹象征着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四方配以图腾鸟,有着吉祥的寓意,外圈则环绕了学青会的英文名称和铜鼓经典纹饰云雷纹。
在奖牌图案上“肆意绽放”,如同一朵盛开鲜花的壮锦图案,就更是满满的“中国风”了。这个与云锦、蜀锦等齐名的国家级非遗,不仅出现在奖牌上,还现身背景板、指示牌、竞赛秩序册等比赛用品上。而在南宁市地铁站出入口,也能找到印有形制各异、针法百变的壮锦图案。
学青会会徽同样带有浓郁的国风特色。它是由“广西”二字组成的书法合体字,以抽象方式展现一位青春飞扬的运动员形象,并且融入了广西壮族图腾元素之一的“牛角”以及象征奥运精神的“圣火”元素,采用奥运五环配色,弯弯的大角奋勇向前,威武雄壮。学青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设计突出了广西地理名称、特征和文化底蕴,展现出了壮乡独特的精神风貌。
“印着广西山水景色和壮锦图案的托特包、折扇、鼠标垫还有明信片,卖得很好。”在学青会主媒体中心商店工作的滕少姝告诉记者,这些具有浓浓国风的文创在这里以及赛场摊位上都有不错的销量。
徜徉在“越夜越美丽”的南宁之夜街区,记者看见一处学青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里挤满了想要把吉祥物“壮壮”“美美”带走的顾客。“最近走在哪里都能看到学青会会徽和吉祥物,我很喜欢这些产品背后的‘国风设计’,也来买一些纪念品当作广西特产回去送给朋友。”河北游客陈经纶说。
据特许商品运营方的设计师凌云飞介绍,截至11月初,各类学青会特许商品已售出三万余件。“文化气息浓郁、深受青年喜爱的徽章类商品因为太受欢迎,出现了货源紧张情况。”凌云飞说,今年以来年轻人在博物馆、景点刮起的集印章、集徽章风潮,也波及到了学青会上。
民族配乐潮酷出圈
一场运动会,不仅是参赛运动员们交流切磋的舞台,更是观众领略运动之美、极视听之娱的盛宴。在本届学青会上一些竞技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打分项目中,获得观众阵阵喝彩的,不只是运动员们精湛的表演,还有赏心悦耳且刚柔并济的国风配乐。
在学青会校园组武术套路大学组女子自选太极拳决赛中,宁夏队的王嫘以一曲《烟雨江南》开场,曼妙又不失明快的旋律与她青色太极服上的大朵荷花相得益彰,闪转腾挪间尽显侠女柔情。
《九儿》《折柳》《江山令》《只此青绿》,这一首首来自“爆款”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国风乐曲,在略作改编后配上运动员的武艺,让看台上来自武术之乡广东佛山的观众梁鸿杰优哉游哉地打起节拍。“武术让音乐更厚重,音乐让武术更深远。”他说,“调动视觉和听觉,一场比赛下来你得到了双重享受。”
在力道更加迅猛的长拳、枪术、棍术等比赛中,国风音乐同样为参赛者所喜爱。拿到中学组男子自选枪术金牌的安徽队选手胡江今年才16岁,他的教练李宝佳告诉记者,这是教练组为孩子创编的第二套节目,在传统音乐曲调上加入更多强劲节拍,展现小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如果说武术比赛本就是中华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舞台,那么在啦啦操、健美操这些起源于欧美的运动项目中,“国风”音乐元素的加入则为热力四射的比赛带来了更多惊喜。
“十八罗汉”一袭民族服饰站在16米见方的场地,还没做动作就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满堂彩。首次参加学青会校园组啦啦操比赛的云南队在节目配乐中加入了西南地区的竹笛等音色,令激情澎湃的助威乐曲更显空灵。
云南队教练员李冬坦言,这个节目是今年7月他们接到参赛任务后紧急编排出来的。“创作关键期,我们想到了队里有不同民族的队员,于是让大家分头把各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找出来。汉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等民族元素加入乐曲里,一下就‘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记者在现场听到,啦啦操比赛不仅有爵士、嘻哈等西洋曲风,还有大段国乐曲调的使用,甚至选手在双人街舞比赛中用啦啦操动作表现中国功夫,配乐已几乎等同于武术比赛中的配乐。而健美操更加动感的流行音乐中,也有不少片段融入了笙箫、唢呐和打击乐器的音色。
“放在五六年前,中国风音乐基本在这个赛场是绝迹的。”健美操世界冠军、天津体育学院教师王锞说,传统观点认为中国风音乐适合放进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与讲求动感节拍的健身操舞不太协调。
“但这次天津队参加的五项健美操比赛中,有三项都带着中国风。”他说,一些创新作品编排出来之后反倒取得了好的效果,于是就在圈子里风靡起来了。
本届学青会健美操(啦啦操)竞委会仲裁、国际级裁判区峻表示,如今越来越多国乐出现在赛场,不仅说明人们对此的认可程度在增加,也说明编创者对中国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采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非遗手作备受追捧
“我被开幕式上的大绣球‘圈粉’了,看看我亲手做的绣球‘手办’。”运动员谢红手捧刚刚做好的巴掌大的绣球纪念品,一边说一边细细把玩。
走在学青会运动员村,记者看到在宽敞的志愿者之家和非遗展示中心里,不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之余,抽出时间学习并亲手制作非遗手工艺品。描绘五彩邕剧脸谱、“点米成画”、制作香包、剪纸……在赛场上动如脱兔的青年专注于手作时也毫不含糊,正应了那一句“更高、更快、更强,也更灵巧。”
运动员村的志愿者介绍说,在赛事期间村里展示了横县茉莉花茶制作、壮族织锦、南宁制陶、宾阳武陵牛角制品等多个具有广西特色、南宁特点的非遗手工技艺项目,并邀请运动员、教练员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与志愿者的协助之下,亲手体验非遗工艺品的创制,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八桂壮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
记者节当天,中国首个男子100米亚运会冠军劳义、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赵金红、学青会最后一棒火炬手黄雅晴带着不少大专院校学生和赛事志愿者们,来到位于广西体育中心旁的学青会主媒体中心,与媒体记者一同过节。大家相互配合与协作,共同体验了三人板鞋、跳竹竿舞和抛绣球等广西特色民族体育项目,还从品尝恭城油茶、艾叶糍粑、柳州螺蛳粉之中感受饮食文化。
在三人板鞋体验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的大二学生赵琛说,学校非常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在学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还经常举办赛事活动。“希望更多人关注到我们广西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体育。”
一系列文化展示、非遗体验活动,成为学青会在精彩比赛之余的又一个亮点,也成为青年学生们展现创造力与活力,增进相互间交流的平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化交流与互鉴。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无论在课堂上给学生授课还是在体育馆里带队训练,我都能明显看到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和喜爱。”区峻告诉记者,以啦啦操、健美操为例,抓住这些项目的特点特色,将中华文化注入其中,就能有创造性结合的成果。“运动员将动作、音乐、服装等元素相协调,创编出的节目让裁判和观众更易接受、更加喜爱,这场表演就一定能给人带来力与美交融的沉浸体验。”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正如本届学青会开幕式上的解说词所言,此次盛会的举办,不仅将有力促进青少年与学校体育发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也将有助于广大青年、学生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