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从治水到“智水” 黄河千年古渠迈向“云灌溉”
2023-09-21 记者 邹欣媛 银川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秋高气爽,在石嘴山市平罗县的宁夏农垦前进农场,数万亩农田身披绿装,展现出别样“颜值”:末级水渠、排水沟不见踪影,每千亩农田形成一个大网格,没有田埂,土地绵延,一眼望不到边。

  前进农场位于宁夏千年古渠——唐徕渠的末梢。滚滚奔流的黄河在唐徕渠流淌300多公里,抵达渠系末端时已变成一人可跨的小水沟,水渐小、流速慢,末梢区域灌水难,土地年年“喊渴”。

  智能化灌溉迫不及待被提上日程。宁夏农垦前进农场有限公司生产发展部副主任王昊男说,前进农场目前已投资1亿余元,用于建设高效节水骨干蓄水工程和田间输水配套工程,即把原有的小田块、沟渠、田埂平整成大格田,采用滴灌设施灌溉、地下暗管排水,数万亩农田摇身一变成为现代高效节水智慧灌区。

  在农场泵站,记者看到,管理人员打开手机进入操作程序后,可随时查看种植基地的土壤湿度等信息,并对作物进行全自动灌溉控制。

  “自动化测墒灌溉、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都派上用场,‘云端’控制灌溉,平均1000亩土地只需1个人就能完成田间管理,亩均节水50%、节肥40%的同时,预计亩均增产10%。”王昊男说。

  如今,这样的智能化改造从唐徕渠末梢一直延伸到取水口。渠道砌护、测控一体化闸门安装、视频安防系统配套……唐徕渠润泽之处“云灌溉”,不仅缓解了干渠输水压力,管理效率也大幅提升。

  “以前我们凌晨放完水,还要走很远去手动关闸门。自从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后,现在轻点鼠标就能控制四五十公里外渠道上的闸门,管水既便利又精准。”宁夏唐徕渠管理处灌溉管理科科长李永兵说,从2018年开始,唐徕渠已先后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180多套,越来越多的渠道实现智能管理。

  测控一体化闸门等信息化设施,上联灌区管理者,下联灌区用水户,其有效运转促使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精准计量,保证农田灌溉用水适量、适时、均衡和公平,更重要的是节约的水资源可以产生巨大价值。

  唐徕渠取水口所在的青铜峡市,开启“云灌溉”后,农业节约的水资源陆续进入宁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目前约1500万立方米用水权通过交易转让给缺水的工业企业,实现交易金额1.62亿元,水资源变身水商品,每一滴水都在增值。

  “天下黄河富宁夏”。在具有两千多年灌溉历史的宁夏引黄古灌区,14条古渠系沿用至今,唐徕渠则是其中最大的自流干渠,始凿于汉,复浚于唐,浇灌着吴忠、银川、石嘴山3市9县区的精华地带,保障着宁夏五分之一的自流灌溉供水和75%的河湖生态补水。

  2017年10月,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灌区之一,宁夏引黄古灌区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经过现代化生态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目前宁夏引黄古灌区灌溉系统的自动化、一体化、标准化发展日新月异,多条引黄干渠和排水干沟,如网一般密织于宁夏大地,赋予黄河沿岸无限生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三大“新动向”催生新“工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观察

三大“新动向”催生新“工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观察

传统技能与顶尖科技同台竞技、“老师傅”与“小工匠”精彩角逐,让社会各界瞩目。

·石阡永和小学:燃烛躬耕育桃李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