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整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2023-09-13 作者:尹西明 陈劲 李纪珍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激活各类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高效协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紧迫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使命驱动,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场景需求,以高能级创新联合体为抓手打造新型举国体制新载体,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整合式创新,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全面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主力军和先锋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科学完整地战略部署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走进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党中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日益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和科技强国的先锋队,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从2012年的34位上升至2022年的11位,综合排名超越了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科技发达国家。科技强国建设开启了历史新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迎来新使命新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和科技强国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新使命新任务。党的二十大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使命。在这一新使命下,必须明确新征程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任务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现代化支撑科技强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体系化协同成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突出瓶颈。虽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多元战略科技力量主体间松散耦合、协同低效、利益争夺、重复研究、成果难转化、收益分配激励不相容等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高效协同亟待突破的瓶颈。

  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成为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协同的“牛鼻子”。创新联合体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组织模式,但传统的创新联合体以松散耦合、市场化驱动和经济利益导向为主,难以有效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强国视域下,亟须加快建设和培育以科技领军企业牵头主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体系牵引,多元创新主体高效协同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整合式创新,全面提升国家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

  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整合式创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使命、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科技领军企业主导地位,发挥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独特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多管齐下,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整合式创新,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催生重大原始性创新,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一是坚持企业主体,建立健全科技领军企业主导、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引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二十届中央深改委第一次会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同时强调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国有经济肩负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位,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对此,需要加快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支持国资央企打造科技领军企业主力军和先锋队。加大科技领军企业与自然基金委和其他战略科技力量联合发起基础研究基金、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决策的支持力度,支持其成为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核心主导者。尽快制定关于优化科技领军企业布局、培育和评价的指导意见,布局和培育能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承担重大科技任务、以高能级创新联合体组织重大科技创新攻关的科技领军企业。针对科技发达地区和行业,由政府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高能级创新联合体;针对缺少科技领军企业的中西部地区或行业,由政府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牵头建设,加快培育和过渡至本地化科技领军企业主导。

  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战略科学家和战略企业家双核引领。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在关键技术领域选调、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长期稳定支持其牵头开展原始性科学创新、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基础科学探索等重大课题,发挥其对科技攻关体系的核心引领功能。选拔一批政治立场坚定、能力卓著的战略企业家,授权支持其牵头打造科技领军企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发展。深化推广战略科技人才创新“白名单”和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制度,综合运用“军令状”“赛马”“揭榜挂帅”“包干制”等多元制度创新,营造敢担当、讲能力、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激发科技人才投身战略性科技创新的活力;完善科技人才引育用留生态,多渠道保障战略科技人才的持续流动、稳定供给和潜能释放。

  三是坚持中央统筹,强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体系化协同。坚持“全国一盘棋”和宁缺毋滥原则,避免“大干快上”式重复建设,以中央统筹、部门和地方政府响应协同方式推进,建设能够支撑高能级创新联合体运行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地布局城市分工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硬件”和“软件”融合推进,多维度强化区域创新生态;健全促进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性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与合理配置的指导性意见,推动跨区域跨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快速对接和高效整合式创新。

  四是适度超前布局大科学装置,增强国家创新公地支撑能力。重视基于大科学装置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以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大颗粒科研项目牵引大团队协同攻关;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科技创新中心深度融合,建设国家创新公地,发挥大科学装置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双重属性的溢出效应,为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效能提供交互平台。

  五是推进有组织创新,提升使命牵引快速一体化攻关能力。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有组织创新,强化重大科技攻关需要的使命场景驱动型大兵团作战能力,保障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引导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共性需求开展跨组织整合式创新。支持由战略科技力量构成的任务导向型、临时性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有效响应产业链供应链和新型国家安全等战略使命和任务。

  六是重视场景驱动,增强重大科技成果场景化应用成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场景,建设场景驱动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有效破解当前我国重大科技场景系统设计不足、场景机会开放程度不高、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支持创新联合体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化和产业化场景,提升中成果转化速度与成效。政府牵头、企业主导、多主体参与联合打造类脑智能、量子信息、下一代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场景驱动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赢得全球发展主动权。

  (作者:尹西明系北京理工大学特别副研究员;陈劲系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纪珍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虚销“空气粮” 私卖“升溢粮” 假购“增数粮”

虚销“空气粮” 私卖“升溢粮” 假购“增数粮”

粮食购销系统承担着收购、储存、经营国家粮食的重要职责,然而一些粮库“守门人”却变成粮仓的“硕鼠”。

·“草原过牧”的苏尼特右旗“解方”

企业“小”博物馆彰显“大”作为

企业“小”博物馆彰显“大”作为

近年来,武汉多家企业在建设展馆、打造社教活动、激活文化消费市场等领域成效初现,一些场馆甚至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标。

·让“黄金水道”水清岸绿——长江安徽段港口绿色发展调研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