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收官
坚持自主创新 北斗之路越走越自信
2019-05-21 作者: 记者 胡喆/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日,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5颗卫星(北斗二号GEO-8卫星)。此次发射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5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我国北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的第4颗备份卫星,属于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卫星。至此,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圆满收官。

  记者走进中国北斗研制的“大本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探访了北斗导航卫星背后来之不易的研发之路。

  2007年4月14日,第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我国进入“北斗二号”时代。2012年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与先期发射的15颗卫星实现组网,并于2012年年底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截至目前,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7年,定位精度不断提升。

  北斗二号诞生于国家迫切需要之时。当时,五院抓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实现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从无到有。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方向清晰,但道路艰难。面对当时相对薄弱的技术条件,五院研制团队突破了国际上其它卫星导航系统均由中圆轨道卫星构建的惯例,创造性提出了国际上首个多轨道混合导航星座方案,用较少的卫星数量实现较高的性能指标,用较低的投入实现了亚太大部分地区的导航覆盖,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又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研制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是高精度时间基准技术,这项核心技术直接决定着定位精度,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败。五院研制团队咬紧牙关,全力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使国产星载铷钟从无到有,从粗到细,性能指标不断提高,成功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六七十年代我们有原子弹,现在我们有原子钟。”

  坚持自主创新,使北斗之路越走越自信。随着核心部件率逐步提高至100%国产化以及一系列技术瓶颈被相继攻克,五院较好地应对了高精度、高稳定、高可靠、难度大的技术挑战。

  打赢的底气,除了技术实力,更有其蕴藏的工程管理智慧。五院创造性地摸索了一套突破关键技术、形成系统集成、确保卫星产品高质量的项目群管理方法,迅速完成了由单星生产模式向批量生产模式的转变,使卫星的研制周期缩短近30%,设计师工作效率提高一倍,总装设计劳动强度下降50%以上。

  “我们一直把中国北斗看作国家名片,倾尽全力去爱护它、建设它。”时任北斗二号卫星总设计师,现任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

  “北斗系统是一个重承诺的系统,一定会为用户提供连续稳定的运行服务。”北斗二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慧说。在研制北斗二号备份星的同时,五院成立了首个导航在轨管理团队,以项目群研制管理模式为基础,形成对北斗系统全周期、全寿命的天地立体化保障网,确保星座群的长期可靠运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自正式提供服务以来,北斗导航区域系统一直在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免费向亚太地区提供公开服务,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了大量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随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领域,助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保障房、棚改等领域成“微腐败”高发区

保障房、棚改等领域成“微腐败”高发区

近年来,公房出租、危房改造、拆迁安置房、棚改等成住房领域“微腐败”高发区,不少基层干部借权力之便“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会展产业升温 将成激发经济活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