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斯蒂芬·安吉瑟斯 |
斯蒂芬·安吉瑟斯将商业竞争温情脉脉的外衣彻底撕下,所著《鲨鱼经济学》一书提出,企业家、创业者都应当学习鲨鱼的自然本性,这与人类的进化特征相关。他指出,市场领头羊如果想避免沦为普通的鱼类或者海豹,就不能失去创业、上升时期的鲨鱼精神,不放过落入视线中的鱼或海豹。
在斯蒂芬·安吉瑟斯看来,乔布斯结束放逐生涯回归苹果公司的头几年,这家企业就是典型的鲨鱼。苹果公司iPod、itunes、ipad、iPhone推出时,都曾掀起行业风暴,以突袭方式让各领域的成功企业几乎陷入绝境,并成功制定了其产品所处领域的行业新标准。
当然,扮演鲨鱼不是莽撞为之,毫无头脑地挑衅成功企业。鲨鱼在发起对鱼类、鲸类、海豹的进攻时,经过了非常缜密的思考。鲨鱼已有4.2亿年生存史,“年复一年的搏击生涯”,使之不断学习,学会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伴随着进化,鲨鱼利用其拥有的超感,死死地盯住猎物,锁定的目标几乎无法逃生。
鲨鱼型企业发起进攻时,突袭方式与鲨鱼极为相似,突袭对象通常选择因成功而变得骄傲自大的企业;这些企业无视风险与危机,盲目扩张或闭塞停顿,资金链、技术水平、管理架构变得越来越脆弱。当鲨鱼型企业露出背鳍(制造恐慌气氛),突袭对象便笼罩在恐慌情绪中,进而把宽阔的“后背”或者“腹部”留给袭击者的“尖牙利齿”。
熊彼特推崇的破坏性创新,事实上就意味着鲨鱼型企业的存在,逼迫一部分领先企业保持危机感,其中一些企业还会选择鲨鱼型生存方式。一般情况是,大多数领先企业总会沉迷于自己的领先地位,自认商业地位无可撼动。斯蒂芬·安吉瑟斯不无讽刺地指出,欧美国家一些成功企业进入21世纪后,就犯下了这样的错误,从而成为中国、印度等国企业的猎物。
斯蒂芬·安吉瑟斯建议,企业要用鲨鱼的方式做市场研究,严肃认真开展最坏情况分析,并试探和强化竞争,适时选择细分领域发起对行业对手的挑战,这样做,有助于找到对方弱点,甚至可能使对方面临更多潜在挑战者的侵袭——这是鲨鱼撕咬捕猎对象,使后者受到多个捕猎者攻击,从而更快失去抵抗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意思的是,鲨鱼作为动物群类,不仅是很好的团队合作者,甚至还存在很强的群体沟通意识,善于借助团体、团队和其他成员的力量识别信息。《鲨鱼经济学》这本书也同样认为,鲨鱼型企业不能成为独行侠,而应当设法搭建结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