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精神》是我于2015年7月在美国和英国同步发行的英文书《China’s Disruptors》的中译本。这本书的主题是中国私营经济的崛起及其力量、中国企业家的能力和创业家精神,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创新和创业的氛围。
我想写这本书的动机于十几年前已经萌生。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创业家精神当时还在萌芽阶段,不少人已经在经商、创业,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处在相当初级的粗放阶段。当时大部分的所谓企业家和创业家都是在浑水摸鱼,试图趁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捞一把。不过,我在我的咨询工作里或在不同会议、研讨会中接触到一些企业家或创业者,他们中的一小部分隐约已经给了我一些与众不同的感觉。他们的背景可以很不一样,所处的行业,甚至年龄也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对于未来非常乐观,他们拥有自己的梦想,也非常好学,他们往往来找我交谈是因为想从咨询公司学到新的东西,特别是国际上所谓的“最佳实践”的学习。在几乎同一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开始出现,这些创业者有不少也看到了这个机会,在创业家精神的鼓舞下,他们开始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
在同一时空里,外界特别是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经济的描述却偏于另一角度。在他们的眼里,中国的经济被国有企业控制着,而国有企业普遍规模庞大,在某些领域甚至有垄断的绝对优势,他们所在的许多行业都不容许非国有资本进入。这些国有企业之所以能够享受到这些“人为”优势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政治体制,特别是它的核心—一党专政制度。这种做法和它所代表的体制与西方所认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有许多差异之处。某些西方媒体甚至以“国家资本主义” (State Capitalism)来描述中国的经济状况,这个词显然是有贬义的。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里固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这些西方媒体却几乎完全忽略了中国民营企业、创业者在这段时间的崛起和他们对中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写这本书就是要向全世界的读者们介绍这股巨大的力量。
自从邓小平开始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第一代创业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这些创业家普遍没有机会接受所谓的现代企业管理,一部分甚至没有机会上大学。但他们受到时代的呼唤,勇敢地去尝试创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批本来在政府不同部门和岗位工作的官员受到了邓小平南方之行讲话的号召,离开了他们原来的岗位,“下海”创业去了。这是一件需要极大勇气的事,因为一旦创业失败,他们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他们无法再回到体制内。当然,这批“92派”创业家的很大部分在最后取得成功,在不同领域里成为首屈一指的领导者。第一批的互联网创业者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继出现,作为今天互联网行业领导者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就是此阶段出现的。第一次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淘汰了一部分创业家,但互联网的力量很快在中国内地重生,在21世纪初的整个10年里,更多创业家加入了创业的浪潮。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小米、京东与奇虎360等都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当然,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是许多创业家的平台,但创业家们也出现在其他领域里,能源、大健康、消费品、零售和其他科技领域创业活动也非常频繁,创业家们比比皆是。
至今,创业的浪潮已经感染了中国众多的年轻人,许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都在创业大军之中。而且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不只是在北京、深圳、上海或广州,在其他的不少二线城市或更小一些的城市也看得到他们的足迹。他们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创业最后并没有成功或没有达到他们原来的期望,但他们之中的一小部分可能会成功。中国的一大特点就是:“大基数的小百分比其实就是大数目。”相比他们的前辈们,这些年轻人不再害怕失败。对他们来说,“试错”是理所当然的途径,错了之后,能够重新再来就等于获得了新的机会。
因此,我在这本书里其实并没有预测哪些具体的企业将会成功或失败。我没有水晶球,一些企业过去成功了并不代表它们将来还会成功。大浪淘沙,企业的未来往往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显得不可预测,不少经商者依然浑浑噩噩地过活。这本书要讲的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来临和发展以及它背后的含义。这个时代是创业精神的普遍化、年轻化和它的指数级发展,它所代表的活力、创造性和生产力的提高是中国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是中国发展的关键。
我写这本书时访问了不少企业家、创业者和其他从业人员,并得到了许多朋友、客户、同事们的大力支持。我很荣幸得到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企业家和学者为我写的推荐语,这些中肯的推荐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2015年7月我去伦敦和纽约推广此书的时候,接受了不少当地媒体的访问,整体效果非常好,反映相当正面。同时,不少领先的国际媒体也为此书写了评论,或在一些重要的文章中提到了这本书。当然,负责英文版的企鹅出版社和负责中文版的中信出版集团前沿经济出版社厥功至伟。对于各方面的支持,我表示万分的感谢。
通过《创业家精神》这本书,我要对中国有梦想、有理想、有使命感、热爱创业、能快速创新、能自我激励、能书写新的游戏规则、释放出更多创造力,同时不屈不挠在挫折中不断追求成功的创业者们给予我高度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