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贵德:母亲河畔的高原明珠
2015-10-28 作者: 记者 张曦 李琳海/采写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贵德黄河大桥 

  “泥沙奔涌”、“水流咆哮”,大概是黄河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但你可能未必知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大门西宁市一路向西南,翻过终年积雪不化的拉脊山,一番神奇景象便会映入眼帘:气候瞬间变得温润潮湿,在巍峨耸立的红色丹霞地貌脚下,一片清澈见底的湖泊缓缓荡漾,碧绿如青叶,恬静如细雨。

  这竟然是黄河,一段不同寻常的黄河,静静流淌在青海省贵德县境内。

  民族交融形成多元文化

  “贵德”地名首次出现是在南宋宝 祐元年、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年),时值蒙古人灭金后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设置吐蕃宣慰使都元帅府,设置“贵德州宣慰司”。

  贵德四面环山,水源丰富,而且正好处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这一区域也恰恰正是我国农耕文明向游牧文明的过渡地带。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贵德幸运地得到了羌、汉、吐谷浑、吐蕃、党项、蒙古、回等多个民族和不同文化的青睐,贵德也慷慨地为这些民族和文化提供了生息繁衍、游牧驰骋的壮阔场景,这使今天的贵德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贵德”一词目前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还是一个文化名词,尽管这一名称出现是在元代,但是这一地方承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和卡约文化时期。

  在梳理贵德的历史时,有这样的一个背景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无论赵充国的屯军垦植、还是吐谷浑的挥斥方遒,无论是大唐王朝的金城汤沐,还是宋元时期的溪哥降宋……发生在贵德盆地的风雨变幻,始终和整个民族的血脉紧密相连,贵德的历史因此拥有了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气度。

  黄河上游在青海境内流经1455公里的地界上形成一个“S”形大河湾,是天下黄河第一弯,即“九曲”。在这个S形大河湾中黄河流经青海境内16县,而贵德在文化上却与其他县份很不一样,虽然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的汉文化比重大于伊斯兰文化或藏文化以及其它文化。

  历史上的贵德,虽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却因地处“青藏高原”而不被众人熟知,加之过去西部地区交通不便,历史记载贵德人口最少时仅有1万余人,而今,这片黄河脚下的世外桃源早已拥抱现代文明,交通、经济、民生发生巨大改变。

  2012年以前,从省城西宁出发至贵德,需经过山顶终年积雪不化的拉脊山,有人形容,高原山路的天气,就像婴儿的脸,时而雨雪交加,时而艳阳高照,赶上季节交替之时,这段长长的盘山路上,能让人体验四季轮回。

  2012年11月8日,青海首条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青海西久公路拉脊山隧道实现全面贯通,拉脊山隧道全长超过11公里,对贵德而言,这11公里意味着与省城间的路程不再有曲折,驾车时间也节约了近2小时。

  回忆起隧道贯通的当日,来自湖北的47岁老工人刘春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刘春林说,在这个夏天都要穿棉袄的拉脊山上,他整整待了4年,这里的每个日日夜夜都无法忘记。

  时光荏苒,如今的贵德正快速褪去苍凉的外衣,随着农牧业、旅游业蓬勃发展,贵德总人口已突破11万,2014年全县经济总量突破29.63亿元,正渐渐成为青藏高原一颗灿烂明珠。

  贫瘠土地成为高原“菜篮子”

  因气候适宜耕种,2013年,贵德被选为“青海菜篮子”基地之一。基地建成后承担着保障数十万人口的果蔬、菜蛋的任务。

黄河湿地 

黄河少女 

  贵德县农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贵德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等地作为“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区域这一机遇,按照“菜篮子”工程“六个翻番”、“三个提高”、“两个稳定”的发展目标,投入了1000万元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除此之外还整合其它各项涉农资金2.64亿元。

  “整合后的资金用于粮油、蔬菜、果品、牲畜良种化、设施农牧业、水产养殖等农牧业发展项目,较过去而言,贵德县农牧业无论是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均借力‘菜篮子’工程跃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贵德县委书记杨海龙说。

  贵德农牧业进行了大力度结构调整,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为种植目标,着力发展优质高效粮、油、饲、蔬菜等作物种植。

  2014年,通过大面积流转土地,贵德县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21.94万亩,粮、经、饲三元比例调整为44:40:16。农牧业分布格局初步形成:县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东河流域发展设施养殖业,西河流域发展设施蔬菜,黄河滩地发展露天蔬菜,“四沟”地区发展优质冬、春小麦、饲草种植和生态畜牧业。

  随着农牧业资金投入加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也在不断增强。2014年,贵德投资8440万元,建立了“瑞祥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区”、“千姿湖休闲垂钓园”等5个园区,有力地支撑并推动了现代农牧业发展。

  与此同时,以黄河河谷两岸为核心区域,农耕文化和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也在蓬勃兴起,梨花节、采摘节等贵德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促进了农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河西镇园艺村还被农业部评为了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

  两年来,通过“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贵德县蔬菜、瓜果等农产品自给率明显提高。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贵德县内千亩以上露天蔬菜种植基地有3个,百亩以上种植基地9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75万亩,较2012年增长45%。其中露天蔬菜3.15万亩(夏菜1.54万亩,秋菜1.61万亩),设施蔬菜0.6万亩。通过大力推进蔬菜温棚建设,新建蔬菜温棚1100座,目前全县蔬菜温棚共有5645座,蔬菜总产量达到5.01万吨,蔬菜自给率和淡旺季均衡率得到明显提升。

  贵德县农牧局负责人表示,传统畜牧业原本是贵德这个半农半牧县域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如今,传统畜牧业有了新发展途径,数量、种类较过去有很大改观。2014年,贵德以“牧繁农育”为重点,实施了“百千万”养殖工程。其中,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9个规模化养殖场,引进野血牦牛100头、欧拉羊种羊3050只。2014年各类牲畜存栏45.37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200吨。此外贵德还建成3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01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740吨。

  黄澄澄的软儿梨、苞谷杏、黄金梨,咬一口汁水直流,这些洁净无污染的贵德特色果品,让外地游客忍不住大快朵颐。据悉,今年贵德县果品面积增加到2.44万亩,比上年新增3380亩,预计果品产量将达到4000吨。

  随着农副产品的规模和种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先后成立了黄河滩地露天辣椒营销联合社和养殖业联合社等223个专业合作社,加强横向联合,实行抱团经营,提高整体效益。去年,贵德辣椒、长把梨、软梨被认定为国家地理商标。

  据悉,2014年仅投入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资金就达6.4亿元,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7523.7元,同比增长13.32%。

  经济、民生双管齐下打造高原宜居城市

  贵德是青藏高原的生态重地,几乎找不到工业规模生产的影子。凭借旅游和生态业的收入,贵德在民生事业上依旧走在全省前沿。

  2014年,贵德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占总支出的76%,城乡居民医疗参保率均达99%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截至2015年3月,贵德县累计投资4262万元,实施了12个村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异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实现脱贫人口4280人。

  此外,贵德县还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2014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4人,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89万人(次)。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社会保险扩面目标完成率达100%。向全县城乡低保户、五保供养、老龄群体、优抚对象等发放各类补贴4688万元。完成公共租赁住房876套、农村奖励性住房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450户,向全县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安排廉租房851套,分配公租房459套。

  2015年,“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在贵德落地开花,已经有7个村庄相继开工。在贵德县西山湾村,村长杨明发指着一排排新建的房屋对记者说:“今年全村有25户人家搭上了‘美丽乡村’项目的‘顺风车’,对旧房屋实施了危房改造,项目为每户拨付了2.5万元改造款。明年还将有一批住户被纳入危房改造的名单中。”

贵德交通区位图 

  此次享受到危房改造补贴的西山湾村的低保户刑生财说:“家里的房子太旧了,本应早点翻新,可家里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娃娃,怎么也凑不够盖房的钱,这下好了,政府补贴的钱刚好够给孩子交学费,我可以安心盖房了。”

  据悉,贵德今年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村共有7个,惠及农户1761户,6453人。计划投资12574.77万元,其中来自涉农项目资金5123.48万元,省州县财政投入资金2396.94万元。

  截至目前,贵德“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落实资金2396.94万元,改造过后的村庄,其住房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将发生巨大变化。

  致力于打造青藏高原的宜居城市,贵德做出了诸多努力,随着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不断进步,依托良好的地理条件和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MERS考验韩国政府应对能力

MERS考验韩国政府应对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次考验政府的快速应对能力,疫情爆发初期韩国政府的应对不力受到多方诟病,目前正面临新一轮防控形势的严峻考验。

种粮不赚钱:大户流转土地后毁约弃租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